保守党政府在党领哈珀强势的领导下,治国篮图基本上是按保守的理念去规划,在经济及社会议题上都是采取保守主义,不过两者的在过去12个月的步伐,明显是有所分别。
在经济方面,哈珀政府的动作比较大,作风亦比较硬朗。例如最近在3月尾公布裁减政府开支的计划中,提出要削减近2万个政府职位。这些显然是倾向小政府的保守理念所带动的经济政策。在目前经济不景,多个欧美政府面临巨大赤字、甚至是破产危机下,这种大幅削减政府职位和开支的行动,即使不是完全没有阻力,但因为获得市民普遍认同的成数较高,推动起来可以比较大力和大胆,明确展现保守的理财理念。
不过在社会议题上,哈珀政府明显小心得多。记得在保守党尚未执政时,其他政党总是以恐吓效应去攻击保守党,指保守党一旦执政,会在社会上大搞道德议题,推动其"隐藏议题"(hidden agenda),"右翼"、"偏激"、"亲小布殊"等一大字眼堆到保守党身上。直到上一次大选,所谓的道德议题仍然是攻击保守党的一大策略。
不过在去的12个月,保守党以大多数政府执政期间,死刑、堕胎、同性恋权益等等敏感议题全部无主动触及,选择落手的主要都是一些较容易取得大众认同的问题,例如对涉及毒品和性的犯罪加重刑罚;提高同意进行性行为的年龄下限;今年将会引入法案增加警察监察互联网的权力,以揪出网上儿童色情罪犯。正面的政策,例如有容许有子女配偶分开报税,令配偶中有一方可以留守家庭的机会增加,有助家庭的建立。不难看出,即使忠于理念,哈珀政府仍然是非常小心去选择议题来处理。
这种小心、务实的做法,对于所谓的保守人士可能未够火喉,但好处在于不会让政府被个别敏感议题阻碍整体施政和形象,二来可以逐步平衡前朝联邦自由党政府以放任自由理念所推动的政策,对社会整体的平衡有帮助。
而讲到务实,最叫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跟美、中之间的外交关系。在哈珀政府刚刚以小数派政府执政时,对中国的态度颇不友善,对美国的态度又过份亲暱,除了保守党自己吃亏之外,更严重的是令加拿大吃亏。不过在今年二月,哈珀在访华行程中的表现令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行程中哈珀将加国定性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能源超级大国"(emerging energy superpower),跟被国际公认为"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的中国拼在一起,作出"新世纪将是我们(加中)的世纪"的大胆宣告。另方面又向拒绝投资70亿美元修筑输油管道,将油砂从亚省运送至德克萨斯的美国政府示威,扬言:"现时加拿大99%的能源出口都只向一个国家 – 美国,但日益清晰的是,加拿大唯有将能源市场多元化,才能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这种强烈的务实主义,显示保守党政府虽然有著清晰的政治理念,却不会只在意识型态上打转。一个政府如果没有清晰政治理念,往往会成为一个炒作民意的政治利益团体,难望将国家带向一个有远象的方向。但一个只会在意识型态上打转的政府,则难望有务实施政的魄力。保守党政府在过去一年算是取得了某种平衡。
不过保守党政府的弱点,同样跟坚持一套明确的政治理念有关。有明确的政治理念,容易会给人不看重民意,我行我素的感觉,在今日事事讲求民意、公关形象的社会,往往会难于取信于民。这个大概是保守党政府一直都不被大多数选民安心信任的原因之一。在新近的民调中,"untrustworthy,不可信任"仍然是不少受访者对政府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政府官员出现操守问题,往往会带来严重打击,"不可信任"、甚至"黑箱作业"的形象会更深入民心,直接冲击政府的诚信,影响施政。
近期保守党政府接连有官员传出操守问题,马上反映在保守党政府的民望,民意支持下滑。如果保守党有心做一个在持守理念和务实施政中取得平衡的政府,不玩炒作民意的游戏,在未来的日子就必需要在官员的操守上多下功夫。
******* 作者:廖长仁,土生土长于香港,现居温哥华,为歌邻基督教会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