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心的人有福了"
"虚心的人"按原文和英文应翻译为"心灵贫穷的人",余牧师解释说,这个贫穷是指到了赤贫的地步,完全地需要依靠别人的供给来生活;在属灵的意思是指在信仰中全然地依靠神。当人一心依靠神生活的时候,神的旨意就有机会活现在他们的生活里面,这样他们里面能感受到圣经中所说的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天国的生活。
"哀恸的人有福了"
"哀恸的人"指那些自觉一无所有、看到自己的本相罪恶,知道自己将来要面对的审判,并看到别人也将与自己一样将受审判并为此哀伤的人。余牧师指出,今天很多人生活好像很灿烂,但是实质空洞不堪,相对主义流行在今日的时代。那些心灵敏锐的人能看到世界正在很大的罪当中,他们的心灵里为世界而哀働。这样一个哀恸的人,会将自己生命献上,耶稣说这样的人能得到安慰,因为上帝将救恩施予那些愿意脱离黑暗的人。
"温柔的人有福了"
余牧师说,温柔过去指有节制,是一种美德。一个人愿意接受神的智慧、管理和教导,过一个有节制的生活。他指出这里的温柔不是透过操练而控制自己,而是要将整个人的生命放在神的手上,得到神给的真我,将虚假的我破碎。这样的人接受神的旨意,可以在天国管理神给人的责任。因为神不会差派一个自以为是、自把自为的人管理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余牧师首先解释说饥渴的程度,如在沙漠里面旅行,饥渴是不可少看的,要立即找水源和绿洲解渴才能保存生命。这里饥渴的对象是"慕义",公义的含义是与神重新立约,建立与神的关系。这里讲道基督徒与神的关系的一种生命的影响,基督徒要将公义真实地在生活中实践和施行出来;神公义的仗要在社会里用基督徒的生命演绎出来。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余牧师解释说,"怜恤"的希伯来文原文是“chesed”——含意是在立约里面的爱,这是爱的盟誓,基督徒要对人实行这个爱,直至对方去到最容易受伤害、受破损、最孤独、最孤单的时候都与他同去?神说这样的人有福了,神与你们同行。余牧师反问大家是否存怜恤的心?我们是否总是很容易批判人?
"清心的人有福了"
余牧师解释说,"清心"是没有杂质的和没有被冲淡的。清心的人只是盼望一件事——看到上帝,与上帝面对面,这时候生命被神充满,完全放下自己,自然地透视出神的荣美。他指出现代基督徒忽视寻求主的面,特别在福音派的教会中很少谈及与主面对面,他说:"教会常有许多的活动,许多的侍奉,但偏偏我们没有全心地去认识上帝。"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和睦不单是将冲突的人拉在一起,使他们和睦,更是将祝福带给人,peacemaker。余牧师特别讲到人里面的恨,恨可以破坏一个人的生命。耶稣讲到,得到最大祝福的人是给人祝福的人,这人可以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余牧师说,为义受逼迫的人已经视自己的生命为无物,就算是付出上生命要坚持信仰的地步。他举出一个例子,母亲面对儿子因信仰受到逼迫,但作为母亲的还是叮嘱儿子坚持信仰,得到天上的荣耀,这里的母亲看到神的美善,看到福音何等的高贵,才能如此做。
余牧师总结说,此八福是一个程度递进,自我否定的升级,是全然地依靠神,与神同行。最后他以祷告结束:"主,求你将对福的向往放在我们心里,让我们以生命去追求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