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呼唤中国的雨果

余杰来港与多名基督教文艺人士交流

余杰呼唤中国的雨果
余杰呼唤中国的雨果
余杰与香港多名文艺工作者对基督教文艺的现状与发展交流,众人踊跃发言,会后继续谈话至10时许。(图:基督新报)
余杰前晚(4月3日)于时代论坛办公室与香港多名文艺工作者就基督教文艺的现状与发展交流和探讨。分享和讨论围绕当代中国基督教文艺界如何能够培养出如雨果、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巨匠,如何写出以基督信仰为背景的现代畅销书等。 对于国内基督教界的文艺现状,余杰认为,目前国内的教会牧养缺少对文艺创作的重视与鼓励,文化事工被压抑。牧师会鼓励阅读纯粹的培养信仰的书籍,但是文化性的书籍却不会被推荐。新兴的文艺形式也同样难以被接受认同,如爵士乐添加在赞美诗中等。有香港文艺工作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余杰并以沙漠中不能长出美丽的花朵为比喻,指出文学巨著需要在长而深的历史和文化中蕴酿出来,现在中国的贫瘠"土壤"里根本不可能造就出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在谈到目前基督教文学最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时候,余杰表示,最重要的是基督教文艺工作者"回到"教会生活。余杰认为,首先基督徒自己的生命要在教会中得到造就,这样写作生命才会更新、提升,作品才能显现出作者本人的信仰新生命。不然就会成为像刘小枫先生那样的"文化基督徒",甚至更有自称不是"基督教教徒"而是"基督徒"。

关于如何能够创作出现代的畅销书,陈佐才牧师认为,要有像当下风靡大陆、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等书,对作者有三个要求,首先是对基督教传统的认识,接著是对人的需要的深刻的认识,最后还要了解当前政治运作。余杰等对此都表示赞同。

交流会议从晚上七点半开始,近十点结束。会议进行了互动的交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