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报告称 政府配额限制内地圣经供应

国际报告称 政府配额限制内地圣经供应
《圣经短缺国家榜单》(Bible Shortage List)前五名分别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印度和中国。

根据"圣经获取倡议"近日发布的《中国圣经概况》报告,中国在「 圣经短缺国家 」名单中排名第五,在「圣经获取受限国家」中排名第25,属于宗教信仰高度受限的国家。

报告指出,中国目前仅有位于南京的"爱德印刷厂"获准印刷圣经。"爱德印刷厂"每年印制约1100万至1500万本圣经,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内市场受限于政府配额,每年仅约200万本。

这些合法印刷的圣经主要透过"三自爱国运动"系统的教会书店发行。

报告指出,对于在家庭教会聚会的信徒而言,圣经的获取变得非常有挑战。由于印刷或分发非官方版本属于违法行为,许多人只能依靠亲友转赠、或透过有限的地下渠道获得圣经。

手机圣经应用程序可能会被监控,有信徒出于受监控的担心,不得不删除手机上的圣经APP。

自2022年3月起,网上未经授权的圣经销售被全面禁止。多个基督教网站与应用程序相继下架,信徒在网上阅读圣经需格外谨慎。

报告指出,虽然仍有部分人能找到阅读的途径,但线上资源的封锁使得印刷版圣经仍是最可靠的形式。

报告指出,圣经短缺最为明显的区域集中于中国中部、西部与北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圣经供应稀少,价格也相对较高。相较之下,沿海城市信徒的获取情况相对较佳,整体上仍存在明显落差。

此外,中国政府推行的"宗教中国化"政策,也影响到圣经的讲解与使用。官方教会被要求在讲道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会活动需符合政府规范。报告提到,虽然早前有消息称政府曾考虑重新诠释圣经内容以配合官方意识形态,但相关计划并未正式落实。

在语言层面上,报告指出,中国共有超过171种语言被信徒使用,但目前只有56种拥有完整圣经译本,另有69种语言尚未展开任何圣经翻译工作。这意味著部分少数民族信徒仍难以用母语阅读圣经。

尽管挑战不少,中国教会仍展现出坚韧和成长。据估计,全国基督徒人口已超过一亿两千万,占总人口约8.5%。

数据指出,中国目前仍需要500万至1000万本圣经才能满足基本需求。报告同时呼吁教会和基督徒继续以祷告和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基督徒,特别是在偏远与贫困地区,透过智慧、安全且合规的圣经分发方式推动圣经的普及与门徒培训。

1 1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