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大神学院邢福增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三):地方工作经验之三

除了江苏、广东、宁夏外,最后一个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言的省区代表,是河北省。该省的特点是"以人为本,服务保障"。 河北:以人为本,服务保障 在〈地方宗教工作的8字诀──保护、管理、引导、服务〉一文,1对河北省的介绍,主要是针对河北省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建设工作。质言之,"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爱国宗教团体的宗教界代表人士。河北省在这方面的工作,有何特色?反映出今后宗教工作值得注意的甚么重点? 其一,是该省自2007年起,与河北师范大学合作,藉其该校的教育资源,每年公开选拔30至50名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骨干参加为期两年的脱产学习。内容包括"年起重点加强哲学、历史学、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学、宗教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修业完毕可获发大专文凭。迄今已举办了九期,合共毕业学员258名,"其中大部分学员走上了重要工作岗位"。 其二,是关心及改善宗教教职人员的生活,"河北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给宗教教职人员解决了养老、医疗和低保等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除后之忧"。 其三,是政治上团结合作。河北省建立实施"党政领导干部与宗教教职人员联谊交友机制",统战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在每个宗教中交一至二名宗教界朋友,与他们"结对子、交朋友",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画出统一战线事业最大的同心圆"。 文中指出,目前河北省担任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宗教教职人员句共596人。"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大事和社会重要问题的决策和监督"。据统计,近十年来,全省宗教界代表和委员先后提交了1300多条议案、提案及建议,内容涉及宗教政策、宗教文物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环保、治理雾霾等多个领域,"及时传递和表达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呼声及诉求"。 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建设 为何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工作,成为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被肯定为典范案例?原来,早于2012年2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共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下发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文件",提出中共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合作",而宗教界代表人士,被纳入为"六支队伍"之一。有关文件明确了党外代表人士的标准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去"物色、发现"党外代表人士,并且"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谊交友",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同时,文件又提出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安排比例和数量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及中应有相应适当数量的党代代表人士"。2 后来,针对宗教界代表人士,中央统战部又发出《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借此"帮助宗教界代表人士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互相尊重,把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到党的周围"。3 又红又专,以红领(压)专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亦强调"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宗教界的人才建设,必须"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4可见,河北省的经验,在在说明,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工作,并建立"又红又专"的班子,是今后中共宗教工作的重点之一。 诚然,中共一直重视爱国宗教团体及教职人员的工作。惟从河北的案例可见,有关工作,将建立更仔细的"联谊交友机制",确定了"结对子、交朋友"式连线关系。中央将会进一步提高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待遇(学历提升、生活保障)及政治地位(各级人大代表及人代常委名额),借此将宗教界代表人士牢牢地依附在党国的宗教管理体制之内。 从中央的角度,宗教界代表人士正式被吸纳成为与党合作的队伍。这种合作,无疑仍是建立在党国吸纳宗教的政治基础上。诚然,中央认同宗教界代表人士必须"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但在这些"专业"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政治上靠得住"、"关键时起作用"的"红"指标。中央心目中,能够"又红又专"当然是最理想的平衡,不过,在"关键时刻",如果"宗教"与"政治"的要求呈现张力与矛盾,就正如因反拆十字架而被禠夺职务,并面临刑事检控的前浙江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顾约瑟牧师,他便是在"宗教"(反对拆十)与"政治"(强拆十架)的两难之中,在"关键时刻"作出了"爱教"而不顺服政治的决定。那么,党国建制最期望的,相信不会是"顾约瑟"式的领袖(即使他深得信徒爱载),而是政治上绝对顺服的合作者(是否获信徒支持爱载并不重要,在"关键时刻",绝对是"政治"压倒一切)。"以红领专",甚至"以红压专",是今后政治全权时代的必然生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