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宣教领袖林安国:差传事工始自门前

资深宣教领袖林安国:差传事工始自门前
受"跑到天涯海角才是宣教"观念影响,很多教会对门前的跨文化宣教事工关心不足。资深宣教导师林安国牧师在最新一期《华传》撰文呼吁教界重新评估传统的"宣教"定义。

林牧师表示,随著世界全球化、交通发达,万民已到门前,本地宣教已与海外宣教平起平坐,不一定是要跑到天涯海角才是宣教。

他进一步说,过去本地(local)与普世(global)分得很清楚,现在普世已进入本地,因此新名词便把本地与普世合拼成"本地普世事工"(localglobal)或缩成"本宣"(glocal)。

林牧师特别指出美国是展开"本宣"的典型地区。因为美国不仅是宣教的后方、最大的宣教士差派国;也是宣教的前方,全球增长最快、需要最大的宣教工场。

美国的移民已是人口的大多数,而且还不断的上升;纽约、三藩市、洛杉矶等城市的人口70%已是非白人,不少华人教会已看到西班牙语的普遍性而开始西语福音事工。

不单西班牙语有明显的需要,伊朗的族群、非洲的族群、缅甸的族群等都在不少城市的角落聚居,而成为布道植堂的好去处。

他表示,华人教会过去只用"来"的方式布道及发展教会,但"来"的方式只适合单元发展,要跨越民族的界线必须用"去"的方式。

他强调这"去"不必要跨越海洋国界,在本地已能"去",能差传,能跨越文化宣教了。

在呼吁华人教会转变宣教观念的同时,林牧师也分享华传与时俱进的见证。华传过去十八年都把差派国与接受国)的界线分得很清楚,在很多华人教会的地方建立差派基地,设立办事处。在福音未达之地及华人教会很少的地方差派宣教士去传福音建立教会。

但他表示,华传的领袖们最近领受了新的共识,在八个办事处所在的差派国中有不少未得之民,这些群体已被忽略多时,也缺少开荒的宣教士在他们中间布道植堂。

因此,华传在目前十四个海外工场之外,开始环视当地的跨文化福音之需要,开始本地宣教的事工,不单往工场"去",也同时往本地未得之民"去"。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