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姑娘本來是中學老師,數次參加教會短宣隊時燃起了宣教熱心,她向神禱告:「神啊!祢願意的話,求你開路。」心想神必定為他預備神學院傳道人的路。
02年她參加了短宣,探訪了當地宣教士子女學校,看到學校教師的需要。然而她一方面深感自己英語有限,不可能用英語教學,另一方面不適應當地氣候,竟沒想過這地方有神對她的心意。
蒙主呼召 即赴工場
短宣之行回來後禱告時,她看到自己裡頭充滿自我,未看到神的答案就妄下判斷。一次宣教大會她感到神對她的呼召,那時她被正在供樓,以為非十年八載不能抽身,結果神在第二天立即讓她把樓宇供斷。更奇妙的是,「月亮國」工場剛好需要音樂與中文老師,正好是她的專長,於是她立即前赴工場,開始神給她的使命。
她放下的不單是一層樓和香港多姿多采的物質生活,最重要的是穩定的生活環境。問她:中東這麼危險,妳有掙扎嗎﹖她淡然:「我的生命都在神手裡,神要取回我的性命的話,都在祂的旨意裡!」
學習低著頭走路——適應異地社會文化
香港女性才高氣傲,從一個優秀中學老師變成宣教士,她要學習低著頭走路。「在中東地方女性地位很低,女人不能與男性有眼神交流,更不可向男人笑,否則會被當成『勾搭』。」唐姑娘首先克服的,是對東方女性的異樣眼光,走在街上她處處要小心翼翼。
此外也要克服語言的問題。雖然她並非前線宣教者,免卻了宣教士必須學習當地語言的規定,然而她仍要學會日常基本用語。
兩年裡沒任何缺乏
儘管在「月亮國」的兩年裡,唐姑娘深深體會到離別家人的牽掛,她自己亦可能隨時遇上性命危險但她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能用生命裡的兩年時間做主工,經歷神的恩典和作為,這本身已是一種福氣。」她決定多留在工場一年,服侍當地華人教會和宣教士子女。至於以後如何,她仍會靜待神的帶領。
雖然生活條件比香港差,但唐姑娘見證神的供應,在這兩年內沒有任何物質上缺乏,甚至心靈所得的滿足感,實非物質可比擬。
中東宣教情況
中東予人的感覺是很危險。但唐姑娘所經歷的情況卻不是那麼差。她表示兩年間她只聽聞過兩次爆炸,但由於她的工場不在巿中心,並未受波及。在日常生活中工場的治安很好,她也未遇上對基督徒的仇視。
然而政府對宣教士有一定管制。她們雖然普通學校名義辦學,但宣教士家裡的電話仍然常被竊聽,而警察上門滋擾教會的事情也時有所聞。此外,宣教士一般以記者和商人身份留居,並以別名宣教,甚至用別名來聯繫。所有email均可能被查看,因此親友和弟兄姊妹給她寫信時,也絕不可以用「傳教」或「宣教士」等詞語,免得招來逼迫。
工場需要
姑娘她體會到自己只是一個宣教士子女學校的老師,但對宣教士的支持已經很大。在過去有不少宣教士因為子女教育問題而離開宣教工場,實在可惜。
唐姑娘深感宣教工場的需要絕不限於宣教工人。她認為所有的人,無論是老師還是電腦人員,都能在宣教工場上被使用。她希望更多不同領域的人都能用自己的才能或專業對宣教作出貢獻。
短宣隊的作用亦很大。她鼓勵更多弟兄姊妹能組織短宣隊到中東地區,探訪當地華人。她表示,來訪的中國同胞對當地離鄉別井的華人社團有很大鼓勵作用。此外在基督教徒極少的中東地方,需要大量屬靈書籍,因此亦希望有更多短宣隊前來時,能帶來更多屬靈的食糧。
對中東工場的需要,「最大的需要是大家的禱告支持。」她認為比金錢支持更重要的是代禱。
唐姑娘7月回差會環球福音差會述職及休息,9月將再赴中東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