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博士是Ascalade Communications Inc.的創辦人及主席,他的公司供應和生產無線電數碼通訊設備,是多倫多的上市公司,總部設在溫哥華,分公司在香港和英國,工廠在中國廣東省。
作為一個商人要在世界站穩見證神確實不容易,何博士就從幾個方面講述了他在中國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靠著聖經的原則面對。
愛護員工權益:將心比心
首先在對待員工方面,很多工人都是離鄉別井到廣東省打工,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賺點錢以改善家裡的生活。來到工廠,公司要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包括提供宿舍、飯堂等。由於商業競爭加劇,工廠越來越多,人手又短缺,工人的流動性越來越大。
加上最近一年中國通脤急升,每個人都希望賺多一點錢。公司可能花了不少時間培訓員工,但他們會為了一點點薪酬的分別就跳槽,所以資方不再相信他們。過去一年間,差不多每一間工廠都有示威,由此可見勞資雙方對立的局面。
面對工人流動性的問題,何博士一方面跟從政府的勞動法做好本份,另一方面以人為本的去管理他們。他看每一位員工都是神所愛的兒女,作為僱主就要善待他們,愛護他們的權益。
舉例說,何博士對飯堂管理十分慎重,特別對膳食的質量和衛生十分講究。因為工人每日三應ㄕb飯堂吃,想想幾千個工人同一時間吃飯,真的是不簡單的事。他會確保蔬菜和肉的供應,也不時到飯堂吃飯特擊檢查。
此外對於宿舍的設備,何博士一點也不馬虎。他參考過很多不同的標準,盡量把設施做得比一般的水準為高。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確保空氣流通,有充足熱水供應,而且洗衣流程也要精確。為什麼要那麼小心?因為幾千個工人每晚只有兩個小時洗澡和洗衣服,所以是一個很緊張的流程。
何博士說,如果我們用心設計,工人肯定感受到。到工廠工作的員工,平均年齡只有18至22歲,這是他們人生的開始。除了工作以外,何博士最盼望的是建立他們積極的人生觀,以致他們能努力面對人生,建立他們的前途。
何博士對待員工真誠的態度,使他的工廠員工流動性亦較其他工廠為低。
公司的管理原則:不用計謀
做生意的話就一定要有利可圖,公司要不斷改善員工對工作的認識和效率,以提升他們生產力和競爭力。此外,老闆亦要不斷投資廠房機器,改善生產技術。整體上又要控制成本,要平衡各方面真的十分困難。那何博士又有什麼秘訣呢?
他說:「我是以神的原則來營運公司,公司要建立一個優美的文化。」首先一定要有誠信,不用計謀,也不容?#26545;底交易。起初亦有員工挑戰他的原則,說他不了解中國的國情,或者不夠入鄉隨俗。但時間久了,留下來的員工對何博士都十分佩服,因為他從不改變做事的原則。
何博士舉一例說,過去五六年在珠江三角洲缺電的問題很嚴重,由於斷電的時候不能預測,使工廠的生產大受影響。於是附近很多工廠就開始用錢收買發電廠的控制 人員,何博士的員工知道了,也建議他這麼做。可是他堅持不能用這樣的方法,後來作了一個很大的決定,就是自己投資興建發電廠。
結果他們的工廠能如期交貨給客戶,以後其他工廠看見了也學效他們,興建自己的發電廠。但是,過去幾年柴油的價格上升了很多,而且政府看到各公司興建發電廠,於是要額外徵收很高的款項,對何博士來說,也需付上了很大的代價。
對客戶的服務態度:質量優、效率高
何博士說,對客戶的原則,就是質量優、服務好、交貨準、效率高。他強調對待客戶態度要誠懇,不要隨便做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要"say no"。另外的一個原則是不支付不合理的應酬費,因為他相信不義之財不可貪。
不過何博士坦言,有時為了堅守原則,也會失去賺大錢的機會。他公司曾經有一個很大的客戶,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建立關係,但到簽約之前,就只有最後一關沒有通過--公司不肯支付他們花天酒地的應酬費,結果他們失去了一個大客戶。
何博士說,做每個決定都要有承擔和付代價,但他相信作為神的管家,不能花錢在貪得無厭的人身上。他又說,在中國做生意,與政府和地方官員的關係也十分重要。但他堅持不喝酒,不作無謂的應酬,也不用黑錢。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他強調,在中國多年,確實是神的恩典保守了他。
用愛心回饋社會:支持環保工作
營商是要賺錢,但也不能以利益優先,何博士認為,要用愛心去對待社會。例如他參與推動社會環境運動,到今天也成為一個模範,市長對他們引以為榮,也把他們的項目列為十大重點項目。
何博士說,中國是無神論國家,很難用賺到的錢用作福音工作上,但他會用這些資源去訓練下一代,希望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只是建立在金錢上,而是在更高的層次上。
他總結說:「過去20多年,能作為神的工人去中國營商,我立志把神的愛帶到人間。在漫長的歲月中要依靠神的供應,也要時刻忍耐。作為神的僕人,神不會保證 我們做生意一定賺錢,如果做好自己的本份仍賺不到錢,那我就當盡了管家的職份。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我但求問心無楚A用我的誠意和愛心,盼 望把基督愛的足印留下,就已經很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