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三人通過動議要求廣管局撤回兩項裁決 廣管局:主要針對《鏗鏘集》是否持平 編輯室 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上午10:47 3月12日立法會資訊科及廣播事務委員會通過動議,要求廣管局撤回對港台《鏗鏘集》同性戀節目發出的強烈勸籲、以及對電視台播放電影「秋天的童話」發出勸籲兩項裁決。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主任麥沛泉表示,此動議對廣管局並沒有約束力,只是表達了委會會的意願,廣管局的裁決已是最後裁決。 當日亦有出席會議的麥沛泉並表示,當日出席的議員很少,最少的時候只有一人,包括最後投票時候只有三人投票通過動議。 委員會通過動議,認為廣管局對港台《鏗鏘集》同性戀節目發出強烈勸籲,屬性傾向歧視。而廣管局之前已重申有關裁決並非針對同性戀題材,而是使用公帑的傳媒應該衡量如何平衡不同方面的意見。 麥沛泉表示,在極受爭議的公共政策議題上,作爲佔公共空間的媒體要以持平的手法處理有關節目,《同志·戀人》一面倒地以同性戀及同性婚姻等議題作單一角度及取材。 廣管局收支持信2000封 廣管局因《鏗鏘集》〈同志.戀人〉節目向港台發出「強烈勸喻」之後,同志組織等多個團體不滿廣管局此裁決,有團體甚至發起一人一信呼籲,要求廣管局收回裁決。香港性文化學會於2月8日亦發動呼籲,希望認同廣管局裁決的市民去信表達支持。廣管局表示截至2月14日,一共收到公眾以書面支持廣管局裁決的有近2,000封,反對裁決的則有約800封。 民意代表市民聲音 廣管局受到支持信2000封,反對信只有800,結果被評論人吳主森批評為投支持信的人和信都為「假民意」,更指廣管局要靠「假民意」來肯定此具爭議的裁決,顯示了他們的「怯懦和心虛」。香港性文化學會反駁指出「民意的角力本身就是公民社會常見的現象,若市民不認同、不關心有關事件,莫說寫信,甚至連簽一個名也不願意。」 「就算信件數目是因本會呼籲而提高亦不代表是假民意,寫信的人並非機械人,本身是獨立自主的個體,認為去信的決定是正確才會寫信去表達意見的。」 學會更反問一向表示香港的公民社會已經成熟的批評者,何故現時當公民社會出現與他們不同的意見時,就認為是假民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