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三人通过动议要求广管局撤回两项裁决 广管局:主要针对《铿锵集》是否持平 編輯室 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 上午10:47 3月12日立法会资讯科及广播事务委员会通过动议,要求广管局撤回对港台《铿锵集》同性恋节目发出的强烈劝吁、以及对电视台播放电影"秋天的童话"发出劝吁两项裁决。香港性文化学会事工主任麦沛泉表示,此动议对广管局并没有约束力,只是表达了委会会的意愿,广管局的裁决已是最后裁决。 当日亦有出席会议的麦沛泉并表示,当日出席的议员很少,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人,包括最后投票时候只有三人投票通过动议。 委员会通过动议,认为广管局对港台《铿锵集》同性恋节目发出强烈劝吁,属性倾向歧视。而广管局之前已重申有关裁决并非针对同性恋题材,而是使用公帑的传媒应该衡量如何平衡不同方面的意见。 麦沛泉表示,在极受争议的公共政策议题上,作为占公共空间的媒体要以持平的手法处理有关节目,《同志·恋人》一面倒地以同性恋及同性婚姻等议题作单一角度及取材。 广管局收支持信2000封 广管局因《铿锵集》〈同志.恋人〉节目向港台发出"强烈劝喻"之后,同志组织等多个团体不满广管局此裁决,有团体甚至发起一人一信呼吁,要求广管局收回裁决。香港性文化学会于2月8日亦发动呼吁,希望认同广管局裁决的市民去信表达支持。广管局表示截至2月14日,一共收到公众以书面支持广管局裁决的有近2,000封,反对裁决的则有约800封。 民意代表市民声音 广管局受到支持信2000封,反对信只有800,结果被评论人吴主森批评为投支持信的人和信都为"假民意",更指广管局要靠"假民意"来肯定此具争议的裁决,显示了他们的"怯懦和心虚"。香港性文化学会反驳指出"民意的角力本身就是公民社会常见的现象,若市民不认同、不关心有关事件,莫说写信,甚至连签一个名也不愿意。" "就算信件数目是因本会呼吁而提高亦不代表是假民意,写信的人并非机械人,本身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认为去信的决定是正确才会写信去表达意见的。" 学会更反问一向表示香港的公民社会已经成熟的批评者,何故现时当公民社会出现与他们不同的意见时,就认为是假民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