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火鍋 吃得均衡

秋冬火鍋 吃得均衡
【綜合報導】秋冬時分,天氣轉涼,一家人圍著飯桌享受熱騰騰的火鍋是一番樂事。面對滿桌的火鍋配料,不少人難免會開懷大嚼。所謂「小食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吃得高興之餘也應有適當的節制,保持健康原則。雖然火鍋是以煮、燙、涮的方式,可算是一種健康的烹調法,但別忽略了食材與湯汁中所隱藏的危機。以下提供參考資料,幫助大家作出精明選擇。

湯底篇 普林、鈉離子、鉀離子多,高尿酸血症及腎病患者應減少攝取。

較低脂肪: 芫茜魚片湯、豆腐黃牙白湯、清雞湯、鮮番茄湯、瘦肉藥材湯、生滾魚湯、麵豉湯 較高脂肪: 沙爹湯、豬骨湯、牛尾湯、麻辣湯、內臟湯、魚頭湯、咖哩湯

主菜及配料篇 丸類及餃類隱藏高飽和脂肪,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應注意分量。多吃蔬菜、菇類及瓜類,每吃一碗火鍋食物應最少有半碗蔬菜,以免因過量進食肉類及海鮮而攝取過多脂肪。

較低脂肪: 鮮雞片、鮮魚片、大蜆、蠔、象拔蚌、海參、蝦、蟹、螺片、花膠仔、鮑魚仔、魚蛋、牛丸、鯪魚球、魚片、各類菇菌、各類瓜菜 較高脂肪: 肥牛肉、肥豬肉、肥羊肉、有皮雞件、各類內臟,如腸、牛柏葉等、海鮮的脂肪 - 膏、魚春、炸豆腐、豆卜、山根、炸枝竹、魚皮餃、魚札、醬爆丸、貢丸、墨丸、炸魚皮、炸豬皮、豬頸肉

碳水化合物篇 不應忽略進食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增加飽足感,幫助控制食量,以減低過度進食的機會。

較低脂肪: 芋絲、烏冬、米線、粉絲、生麵 較高脂肪: 油麵、蝦子麵、伊麵、魚蓉麵、即食麵

醬料篇 含鹽份、油份高,高血壓、減重患者應少用沾料。

較低脂肪: 豉油、醋、魚露、辣椒醬、鮮辣椒、香蔥、芫茜、冬菜、薑蓉、蒜蓉 較高脂肪: 沙爹醬、沙茶醬、麻醬、麻油、辣椒油、生油

甜品及飲料篇 避免糖分高及含酒精的飲料;甜品則以水果為佳選;而糖水則應選擇較低脂肪的種類,例如鮮果西米露,糖水不宜加入蛋黃、果仁及奶類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