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施政報告》忽略家庭價值

胡志偉:《施政報告》忽略家庭價值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十月十日)發表第三屆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題為《香港新方向》。圖為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就二零零七至零 八年《施政報告》會見傳媒。(香港政府新聞網)
曾特首連任後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延續他競選特首時承諾:不尚空談 ,務實地「做好呢分工」。他要打造「黃金十年」,將耗資2500億元用作「十大建設」,發展10項大型基建項目,預計可創造25萬個職位。另一方面,政府要還富於民,透過減薪 俸稅和利得稅率各1個百分點,以及寬免第四季差餉,使普羅大眾受惠。此份施政報告無疑得到港人認受,但只重經濟發展,少談家庭建立,是此份報告的不足。

曾蔭權提出「進步發展觀」,傾側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對家庭與社會塑造仍有忽略。「家庭是歷史最悠久、也是人類社會裡最重要的制度。」這是周永新教授於2006年家庭研 討會的開場白。曾特首於去年《施政報告》,表明對家庭的重視,和諧社會的建構,其中不可少的是和睦共融的家庭生活。

去年《施政報告》,曾特首提及:「要強化家庭功能、以家庭為核心提供各種支援,以及促進親密和諧的家庭關係,我們需要新的思維、新的觀念。一個值得考慮的做法是設立一 個綜合、整體、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負責支援家庭的政策和措施。」 報告表達「重視家庭」(35-50),所佔篇幅不少;但今年《施政報告》有關家庭只有一段 (84),表達要 「成立家庭議會,由政務司司長領導,並會以兩年時間全面落實。此後,社會政策和服務規劃會以維繫及強化家庭作為主要考慮,以推動家庭作為社會核心的主流價值觀。」(《施 政報告》84段)

政府終於接受在福利規劃方面,不再單一以受助對象來界定提供服務的方式,要從整合的家庭角度考慮問題。「家庭是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政府應該從強化家庭的角度出發,制 訂社會政策和籌劃不同的服務,以滿足婦女、兒童、青少年及長者與家庭有關的需要。」(《施政報告》84段)

可惜有關家庭議會的成立,家庭政策的落實,還要等待兩年。天水圍家庭悲劇一再發生,我們不禁要問 :「政府在強化家庭支援方面,確實做得是否足夠 ?」倘若社區聚集了為數 不少有問題的家庭,政府部門不能均平地配給服務,乃是強化問題嚴重的社區之內有關家庭支援服務,改善居民生活的質素。政府要檢討及重整其新市鎮發展規劃,從根本入手, 開放空間,凝聚區內服務力量,靈活調配資源,強化家庭及社區服務,方能建設和諧共處的社區。

2004年由社會福利署的三人專家小組,完成對天水圍倫常慘案的調查報告,其中成員港大社工系教授周永新指出,天水圍人口在2005年已近27萬,大量近年由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 的新移民,因為缺乏技術謀生,不少領取綜援的家庭也在天水圍定居。政府具體在區內加增就業機會,發展社區經濟,大力扶貧,推動社區鄰里照顧,才能有效減少家庭問題。重 建家庭價值,由政府首先重視,再由民間團體與教會一起推動,新香港人不是自我中心的經濟機器,乃是有情有義,兼愛家庭的個體,這才是我們的遠景!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