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揮牧師的藝術牧養理念源於他兼具神學與藝術的專業背景。他在耀東浸信會擔任主任牧師20多年,之後創立了基督教麥田教會,至今依然同時從事牧養和創作,並教授繪畫。他一直熱愛繪畫,但在宗派教會服務期間由於工作繁忙,無法抽出時間進行創作。創辦教會後,他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得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莫牧師的作品主要以油畫為主,題材涵蓋聖經故事、宗教人物以及社會日常生活的景象等。除了個人創作以外,他亦開辦「以畫宣道」課程,對象是青少年。除了繪畫技巧,還培訓信徒解讀聖經故事,引發深一層反思信仰,然後幫助學員以聖經為藍本用現代手法演繹故事。未信耶穌的年青人亦能從認識聖經故中進一步接觸到聖經真理。 莫揮牧師表示,華人教會喜歡講道理,他卻享受過程之中與學員互相交流激發思想,「我們不是聖經課,是繪畫創作,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有既定的講道信息。」 此外,他還在教會、多間學校、社福機構、商業公司舉辦多元化的藝術活動,如工作坊、表達藝術治療體驗、團隊遊戲、退修營會等。目的是透過不同繪畫藝術方式讓人的心靈安靜休息、默想神的話語反思信仰、與自己對話、跟別人溝通、建立團隊關係等。 《回憶製造》當代藝術展覽鼓勵港人努力面前 除了信仰題材藝術創作外,莫揮牧師亦會以其他題材進行創作。近來他常用原子筆繪畫木板,但《假如王小虎是真的》卻用鉛筆在木板上細膩刻畫七十年代香港漫畫英雄人物,共完成3組13幅紙本作品,現正於香港藝術中心賽馬會展廊展出,主題為《回憶製造》。
莫揮牧師介紹,是次的作品並沒採用直接表達基督信仰的元素,他認為當代藝術未必以「一針見血」的方法講信仰, 他解釋中世紀經典藝術為了宗教服務以直接的方式表達,如教堂壁畫以說教為首任;但當代藝術家表達人生或信念議題,常以隱晦模糊的手法,但這並不代表失去宣道的價值:「基督徒當代藝術家絕對可以隱喻的手法呈示愛、捨己、寬恕、忠誠、生命意義等信仰重要價值,任由觀賞者聯想和建立各自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