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歌】生活片斷 編輯室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上午8:17 (一)廣告書信 今天又接到了前美國總統卡特慈善機構的來信。這位被譽為現代誠實的總統,在任期將滿以前,新聞記者問他:「你退休以後,準備要作什麼?」他回答說:「要作傳道!」他與他的夫人,遷出白宮以後,他曾經來紐約上城一座教堂傳道,本來只有七、八人參加的查經聚會,他講道那一天,有兩百多人參加,卡特先生不但用口傳道,他也用行動,推動為貧窮人建造住宅。發信請人支持他的這一善舉,解決貧民的疾苦。這一慈善運動,如今已由國內發展到國外。陸續我由那些寄來的報導中,看見有的貧民全家站在新的住宅前,笑逐顏開。有些支持這一運動的人趁著假期,到需要的地區作義工,為貧民建造住宅,溢揚出助人為快樂的精神態度。從那些鏡頭中,眼見所捐的錢能造福貧民,我心裡也有一份快慰! 信——成了美國社會一條廣告的頻道。這一類的信,有一個專門名詞叫:「JUNK MAIL 」(我意譯成廣告書信)慈善機構捐款,商店推銷商品,除了電視、廣播等的廣告以外,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收到廣告書信。有一位老華僑說: 「太空的衛星,你要分辨那一個是美國的,只要看那繋著的廣告就可以知道啦!」廣告滿天飛,這是美國一個非常特殊的現像哩! 前幾天,我又收到了殯儀館的來信。記得前幾年第一次收到這樣的信,心裡很不舒服,立刻撕掉,扔進垃圾桶裡。我發現這次來信所附的廣告,包括墓地的價格、喪葬費、分期付款的辦法。美國的商業哲學「顧客第一」的原則下,死後要請哪一位牧師來主持喪禮,殯儀館也可以代為物色。這樣的信豈不令人啼笑皆非? 有人說:「廣告等於洗腦,本來不想買的,經多次看了廣告,就自動的去買了。」真的,我的觀念有些地方受廣告的影響——這次信上提到的墓地,我竟認真的去思考了一番。 (二)閒話得獎 每年諾貝爾獎,在報上陸續發表時,我總特別注意文學獎的得主。今年獲獎的女詩人希姆賓絲凱。瑞典評審委員會稱讚她的詩具有本性化的特色。那是屬於「為文學而文學」的一種風格。顯然,這是被選為諾貝爾獎作品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前幾天,我去拜訪一位寫作的前輩,在閒談中,我向他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詩人、作家,至今仍然無人得到諾貝爾獎?」 他回答說:「日本的川端康成得獎,是經過遊說。」接著他又說:「遊說並不是賄賂。有錢才可去遊說,產生影響作用。」 他又說:「……已經死去的作家,不能得獎。今日華人作家、詩人,你看,不是左就是右……」 我聽了前輩所說的這一番話,增加了不少見識。 在世界運動會中,中國選手已經得了不少金牌。但願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的詩人、作家能贏得諾貝爾獎的榮譽! ***** 作者: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諧之歌》為他最滿意作品,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