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由何时开始,其中一个对父亲的误解是,我们总觉得母爱比父爱伟大,所以有很多流行曲也是歌颂母爱如何伟大,酒楼的朋友都说在父亲节没有特别多了庆祝父亲节而来的订单,似乎大部分人也忽略了父亲节。另一个误解是父亲不需要我们为他们庆祝,因为父亲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真的吗?这两误解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是数十年以前,家庭的支柱是父亲,他们往往要早出晚归,在外边非常辛苦的工作,在家中往往是由妈妈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只看到母亲在家中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在厨房汗流浃背,但父亲的辛劳孩子知道吗?当孩子有疾病的时候,往往也只有母亲陪伴在他们的床边,父亲却要在工作间干著急。另外,这应有关于男与女的表达方式,男人往往比较"冷酷",好像对子女的好意不太在意,换来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子女以为爸爸不喜欢或不需要,所以一年复一年,子女也以为爸爸不需要庆祝了。
说到父亲不懂表达,或许这是亲子关系的致命伤,我辅导众多亲子关系恶劣的个案中,大多也是"父子或父女不和"事件,父亲总跟我说:"本来都想好好同你倾,点知讲唔够两句又嗌交!"各位爸爸,这是沟通的问题,你们知道吗?现今的年青人,真的越来越不懂沟通,不要说是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其实,他们同辈都有沟通的困难,女孩子的沟通能力低了,男孩子的沟通能力更低。我们做大人的,要更有胸襟去接纳现今的年青人,要更有耐性去了解他们的沟通模式,现今的年青人已不是你问一句,他答你一句,请不要不断对他们说:"你听唔听到我讲咩呀?应下人得唔得呀?"更甚请不要问他们:"你系咪听唔到野呀?"这样又怎会有好的亲子关系呢?
若有一天我有子女,我一定会让我的子女知道我"在意"他们的礼物、我在意他们的安排,当他们做任何庆祝的事情,我一定不会冷酷对待!各位爸爸,再一次祝大家父亲节快乐,若与子女仍然有不和,那就快快和好,好好过节吧!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