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僵局 明光社向同性恋者伸出友谊之手 編輯室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下午2:04 明光社与本港同性恋运动社群的关系近年出现僵化及对话困难的局面。然而明光社近日向同运人士伸出友谊之手,表示愿加以了解及关心,希望成为同性恋社群的朋友。 在明光社上周五的周年研讨会上,特以"合乎中道——如何与同性恋者同行"为题。明光社表示过去讨论关注多为宏观社会政策,对生命的关心较为忽略,因此希望"回归基本焦点",从个人生命挣扎和成长去关心同性恋者的需要,明白他们对家人、教会及朋友期望等,希望"成为他们的好邻舍",并"一起在真理及恩典中同行"。 在上周五的活动上,总干事蔡志森说:"有人以为明光社是丑化同性恋,但其实我们只是不赞同同性性行为,与一些人在"性倾向歧视条例"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他更向同运人士伸出友谊之手,表示愿意与他们做朋友:"我们关心同性恋者,愿与他们做朋友。" 不过他强调,不同意朋友的行为并不代表不视他们为朋友,意味双方不一定会在分歧上达成一致,包括认同同性恋行为本身:"我们不是审判,乃是信差。门苦口婆心地讲出讯息,但信与不信则由他人。"认为明光社的角色是"信差",将上帝的意思传达出来,然而接受与否是个别人士的选择。 明光社多年关心同性恋问题,放入大量人力及资源进行倡议及研究,在教会及社会层面教育探讨及了解同性恋社祥,并积极服侍他们,只是一直不得要领。个中原因是明光社高调支持《圣经》一夫一妻传统婚姻制度,认为同性恋危害家庭系统及社会,并且协助自愿的同性恋者改变性倾向,因此招来立场激进的同性恋运动的猛烈攻击,并认定明光社以道德及宗教打压同性恋者,对明光社投以不信任的态度。 明光社在多宗事件中与同运及自由派基督教组织立场对立,包括肛交案争议、性倾向歧视条条、家暴条例、中大学生报色情版风波等等,并且因事件直接或间接涉及同性恋者利益,关系越见恶化。蔡志森被冠上"道德塔利班"等恶名,在2007年明光社卖旗筹款时遭杯葛及骚扰,令明光社在社会上的形象每况越下。 其实明光社有不少工作服侍同性恋人士及其家人。在7月份新出版一本名为"认‧同 关心同性恋"的小书供有兴趣了解同性恋朋友的人士免费取阅。书名所指的"认‧同"意思是"认识"及"同行",表达了明光社要帮助大众认识同性恋社群,并带著同行的心关心他们的心愿。除此以外,近月更推出了"同性恋咨询热线"(热线电话2390 2323),供同性恋者家人、朋友、教会、机构查询有关同性恋的疑问,帮助有心人士了解及与同性恋者同行。然而是否能被同性恋人士接受,以及成为他们的朋友及同行者则有待时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