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自然分享上帝的创造与救赎
菲利普·朗牧师(Philip Long)在Cru网站撰文,建议基督徒在世界地球日向邻居分享环保观点,从交流、观察和讨论自然世界时,带出上帝创造大地的美意,他列出5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1. 从创造物和神的创造,两者有甚么区别?
2. 我们该如何敬拜创造之神而不是创造本身?
3. 这座山脉、树木、河流、瀑布,向我们介绍了上帝的本质和力量吗?
4. 面对自然美景想到甚么,从中学习到甚么?
5. 怎样从大自然与朋友分享上帝的创造、人类堕落、基督救赎的故事?可参考罗马书1章、诗篇19、104篇、使徒行传17章。
关灯一小时 五大行动减碳
在上月(3月27日)每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香港及台湾均发起活动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市民当晚8时30分将家居、商户的电灯及耗电产品关闭一小时,以示支持环保及推广,以行动应对全球暖化问题、减少消耗地球资源。
在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亦发起活动,主题是"为地球留下那一点绿",呼吁全台北关灯一小时及举行讲座、论坛带领民众身体力行,为地球环境尽一分力。
该协会在官网发文,建议民众五大行动减碳救地球:
1.选用节能家电:按家电能源效率分级标示,选购有节能标章的冷气,如在约10坪的房间中全年运转,一年平均省下500~700度的电,减少约300~400公斤的碳。
2. 搭乘运输工具:交通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量14%,较汽车机车为少,多乘搭运输工具、步行或骑单车代步,既强身健体又减少二氧化碳废气污染。
3. 减少开冰箱的次数:开一次冰箱冷空气散去,压缩机就得运转十多分钟才能够恢复冷藏的温度,因而增加碳排放量。
4. 少搭电梯:据台湾环境资讯中心资料,每搭乘电梯上下一层楼,排放0.218公斤的二氧化碳。
5.自备餐具、购物袋、水杯:每喝一瓶瓶装水就会产生0.1公斤的碳排放,每双免洗筷的碳排放为0.05公斤。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定于每年4月22日,为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首次的地球日活动于1970年美国校园兴起环保运动。1990年代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宣传环境保护,不同国籍的人按不同方式宣传和实践环境保护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