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媒體應謹慎傳播聖經價值訊息 我們基督教交了什麼貨﹖我們基督教有什麼評論講了出來﹖ 編輯室 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 上午5:08 在週日(3月26日)的「斷背預警」基督教反思大會上播放了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牧師的訪問影片。吳宗文牧師感到今天一些基督教媒體及藝術人受潮流影響,出現隨波逐流現象而沒有完全表達聖經的信仰。 在《斷背山》電影的評論上,吳牧師認為很多媒體及個人跟風地去看和美化《斷背山》,甚至有一些持有基督教信仰的機構或個人都這樣。他說:「奇怪的是教外的影評反比教內的更客觀真實。」他表示多份報章及電台多個專欄作家和評論員均真實評論電影沉悶,情慾鏡頭令人不安,希望電影快點完結;亦有認識李安家人的一位作家告白自己不能違背良知說話,她不認為「一部拍得好電影」就等如「一部好的電影」。 但對於近日有基督教報章刊登的《斷背山》評論反映強烈人意見,卻未能代表聖經對同性戀立場的事,吳宗文牧師反問:我們基督教交了什麼貨﹖我們基督教有什麼評論講了出來﹖ 先穩固基礎信仰,後持定信仰立場 吳牧師在接受影使團訪問時指出聖經的教導:「我們的基礎信仰若不穩固,心思便似小孩,受異教之風吹來擺去,且不能在主耶穌裏面做一個信仰成熟的大人。當你能在信仰上持守你的價值觀,無論世界風氣怎樣洶湧,你仍能安坐在船上,具有道德勇氣,不受影響。」「一味跟風說自由開放,其實是無所適從之表現。」 他認為在風氣不斷變化的社會裡,基督徒傳播人要持守聖經和教會傳統世界觀,將各科學層出不窮的「前衞」思想消化才刊出,使信徒看後心靈得造就、未信主的明白基督的奧秘,並造就社會。 他更說:「打基督徒旗號就要交基督教價值的貨。」以基督教媒體的名義所發表的訊息應本於聖經立場。 不是「守舊」,而是「超越」 當我們在信仰中先紮根了,卻容易被人說成「守舊」。吳牧師認為這樣的擔心是無意義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取向,應由我們的價值和意念來作主導。當認為一些事情不是我們所肯定的,便要約束自己,不去追求。部分人認為基督徒與時代脫節,但我們其實是超越了時代潮流的規限。」 「當所有人都一窩蜂地放棄立場,受宣傳影響而去認同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時,基督徒不作這些事,是表示自己有堅持的理想和價值,不受社會風氣衝擊。我們應為自己不隨波逐流、是砥柱清流而感到自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