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出版長者口述史 了解長者的人生歷程 救世軍新聞稿 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上午10:26 「行行出狀元」表示成就沒有職業界別之分,長者在年輕時所付出的努力更是不能忽視,而他們的成就及經驗如果能被記載及保存下來,更能成為年輕一輩的榜樣。 有見及此,救世軍油麻地長者社區服務中心與李求恩紀念中學合作出版「長者七十二行 – 行行出狀元」回味人生文集,由該校中學生訪問長者,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記錄長者多年來對社會的貢獻,集中肯定長者們遇到困難時的勇氣,逆流而上的毅力,文筆生動活潑,感情真摰,惹人回味! 「長者七十二行 – 行行出狀元」回味人生文集新書發佈會已於上周六(4月16日)假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舉行,活動吸引了120名嘉賓出席。 發佈會由救世軍社會服務總監梁佩瑤女士擔任主禮嘉賓,她表示期望透過由中學生訪問長者,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記載長者的生命故事,藉此讓長者重塑生命的過程,肯定他們在跨越生命中的障礙時所顯示的勇氣、毅力和成就,並讓長者昔日在各行各業的特色及經歷得到記錄及保存。 李求恩紀念中學校董盧惠德女士則認為學生在參與文集的出版過程中,除了可以應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外,更可以體會及仿傚長者昔日的堅忍、上進及對逆境不妥協的精神,讓同學上了一課寶貴的生命教育。 發佈會上,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聯席總監錢黃碧君女士更以「生命故事對長者整合人生的效用」為題,分享如何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協助長者透過回顧和分享過往的工作經驗,接納其個人獨特的生命歷程,肯定其個人的價值及對香港社會的貢獻,重建積極的生活態度,享受圓滿的人生。 另一位嘉賓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總監卓伯棠教授認為文集能帶引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長者的人生歷程,讓讀者體會到香港60至80年代的行業特色,以及長者為建設社會而作出的貢獻。文集的內容有助社會人士,特別是年青人處身變幻複雜的社會以及面對前途、學業和工作,相當有啟迪意義。他更鼓勵年青人多與長者接觸和溝通,學習欣賞長者,並以長者堅忍不屈的精神為榜樣。 此外,數位故事主人翁及採訪團隊出席了新書發佈會,分享心聲。他們均認為活動能有效促進年青一代與長者的接觸,加強長青之間的溝通和了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