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神浸會周今天完滿結束

記念三位對浸信會有貢獻的早期領袖

浸神浸會周今天完滿結束
第一天講員,浸神榮休教授梅智理。
浸神浸會周今天完滿結束
一連三天的講座於學院舉行,不少學院師生及校友參加。
浸神浸會周今天完滿結束
講員並浸神教職員合照,標誌浸會周順利結束。(圖: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一年一度的「浸會周」今天完滿結束,一連三天的講座於學院舉行,不少學院師生及校友參加。

今年浸會周的主題是「早期國內及香港浸信會領袖剪影」,分享了三位浸信會發展早期的國內領袖,其中劉粵聲牧師及白箴士博士是浸信會的首任及第二任院長,另外一位是曾於浸神任宣教宣教士宋織詩女士,三位均與浸神有密切的關係,然而其貢獻不限於浸神,均對浸信會有莫大貢獻。

講員由浸神榮休教授梅智理教授、香港浸信教會劉少康牧師及浸神張智理教授擔任。特別的是,第二天講員劉少康牧師即浸神第一任院長劉粵聲牧師的兒子,他以「劉粵聲:牧者、院長、父親」為題分享,然而他表示父親在他年幼時便回天家,故他對父親的印象並不深刻。

負責籌備此聚會的實用神學助理教授蔡志強博士表示:「浸神每年都會舉辦浸會周,目的有兩方面,一是讓學生更多認識浸信教會的信仰及特色,包括浸信宗在香港的發展,二是一起學習欣賞神所給予普世教會的恩典,正如神何使用普世教會,亦如何使用浸信宗。」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