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歌】我思想的網路

【和諧之歌】我思想的網路
有的人羨慕別人有名牌汽車,我則羨慕人有單獨的書房。回憶過去在家鄉時,三代同堂,祖父、祖母、伯叔、姑姑、嬸嬸……十多個人,同住在一棟房子,沒有書房。在台灣當初學校分配的宿舍,只有睡房,沒有書房。移民來到紐約,在這大城市,房租高得驚人,客廳權充為我男孩的睡房,也沒有書房。直到我兒女結婚,陸續遷出,自立門戶,我才有了書房。

書房是讀書、默想、寫作……的一片自由天地。書架上的那些書,都是我的朋友。除了中、英文書、雜志以外,另有四個特別「專欄」:一是作家送我的書。一是歷年來的剪報。一是數十年前保存下來前輩作家、編輯或學者給我的信。一是我自己陸續出版的書。一一分類放置在書架上。當我走進書房,我的心會覺得說不出的溫暖,忘記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煩瑣的事。彷彿獨坐在幽靜的原野、沈思默想,心靈就充滿了活力!

哲學家培根(Frances Bacon1561-1626)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培根這一段話,與我國古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極大的區別。並且以他的名言來衡量今日讀書的人,也是一樣確鑿無誤的。

我的書桌上,擺著數枚貝殼,幾塊石子,這些都是過去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帶回來作紀念的。牆壁上掛著朋友寫的小對聯:「能受天磨是鐵漢,不招人妒是庸才。」這對我坎坷的人生,往往給予我一種支持的力量。還有一幀尼克森、福特、布什、雷根四位總統合照的相片,是尼克森的女兒寄來的,信上說:「這是我父親生前最喜愛的一張照片。」我不掛在客廳而放在書房。因為我的書房也是我人生的網路。友誼是我所珍惜的一環。

我拿起一本中文書或是一本英文書閱讀,我就與那書的作者之間,架起了一道網路,心中就能與那些古今中外的作家交流。

我打開作家朋友送給我的書,我思想的網路上,立刻就會出現他的聲音笑貌,和書中那些我讀過的故事,以及彼此之間難忘的往事。

有時,我瞧見那些貝殼,或是某一塊石子,我思想的網路,就會出現在紐西蘭、波多黎哥、佛羅裡達等地的海濱那美麗的風光。

同時,我書房中的網路,通到哲學、文學、心理學、神學……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理論、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我的心頁上已經刻上了好些嘉言名句,例如:

「你定意要作何事,必然給你成就,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雖然我不能禁止,鳥兒從我頭上飛過,但是我有權利不讓牠在我頭上作窩。」 這些出於聖經或是哲學家等的名句,在我思想的網路中,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有一次,我的妻子問我: 「你為什麼,每天晚上要洗腳?」 「我是從曾國藩的書中學來的。」我回答。

曾公說洗腳有益於健康。於是,我就開始洗腳。希特勒所寫的《我的奮鬥》,據說每一個字害死了廿八個人的生命。由此可見,書能育人也能害人。有人說「書架上放的是些甚麼書,就可以看見那人的內心希特勒。書與人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啊!

我的書房,不但是屬於我的一片自由天地,而且也是我思想的網路,也是我鍛鍊性格的一個洪爐!

有人說「讀書救國」其實讀書也是滋潤心靈的良方。

****** 本專欄逢二、四更新,刊載俞敬群牧師之作《和諧之歌》。

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曾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其中《和諧之歌》為最滿意作品,該書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