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为:天水围不是个孤岛

天水围这个社 会很"不幸",接二连三发生家庭惨案。 今天,有一份报纸的头版,报导天水围一位学生参加国际数学考试,拿满分,想为天水围"充喜"一下。但是,两天前"三母子同归于尽"的惨剧,天水围社区弥漫著的"悲情" 就因为出了一个"状元",便能"冲淡"吗? 我们看见,天水围的社区,结构上出了问题。政府把新界北区那片土地,作城市规划时,未汲取"屯门"的教训,建造了一个"重灾区",并且将那些最缺乏资源的人迁进去,把 他们困在里面。交通网络的基建不是太差,但出市区的交通费,不是一般居民能付得起的,因而做成一个"孤岛现象"。 如果天水围的教会强一点,有力一点,或许可以给区内居民多一个支持的网络,可是,那是个教会很难立足的地方。因为城市规划,并没有为教会的发展预留空间。我不是说,天 水围有多几个教会,社区问题就可解决了。至少,福音的信息能给人信心和盼望。教会提供的社区网络,可以让居民互相守望。 其实,教会想在那里做点事。我曾与天水围的教牧同工谈过,听他们吐"苦水"。教会只能藉办学或办社区服务,才能取得植堂的根据地。那里的住宅区(屋苑之类),教会是不能 进去。进去了,又没有可供长期使用的地方。在外面找地方,却没有可供教会聚会使用的商业楼宇。原因是当初规划社区时,并没有把"宗教活动设施"放在考虑之列。政府失策 了,假如天水围的教会多一点,强一点,教会能为社区做很多的事,为社会消除了不少问题。 我们也要多为天水围的教会祷告,那里的教会和传道人都很吃力,因为需要太大,问题太多。在别处植堂,可能十年内就能自立自养。但在天水围,教会只能付出,付出,不断付 出。那里是"邪教"、青少年问题、新移民适应、就业机会、家庭纠纷的重灾区,而社区的设施和支持网络严重不足。那些问题是"城规"时早已做成的,很难一时解决。 困难虽然大,资源也缺乏,但是教会不应放弃。天水围和外边不是个孤岛,与香港的教会和居民是唇齿关系。我们要多为天水围祷告,教会要联手,向那里的居民伸出爱心、关怀 和帮助的手。主耶稣不会忘记天水围。 写于2007年10月16日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