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城博士與溫偉耀曾是同窗,並同有以基督教信仰事奉中國的心志。梁燕城談及,溫偉耀一生渴望被神使用,他在中文大學、牛津大學等畢業,在物理學、哲學及神都有相當造詣。他又回憶,溫偉耀在當時同學之間愛妻行徑大家印象深刻,對妻子細心溫柔,虛寒問暖,但可惜妻子婚後不久生下兩女兒後就因癌症撒手人寰,他的二女兒亦生來患有弱智及自閉,更有攻擊性表現,後來這女兒亦離開人世。這一切令他生命處處雪上加霜,在苦難中心神消耗。
梁燕城又分享到自己經歷過的苦難。他認為相比中國經歷大躍進、大飢荒歷史的人們而言,他們算是相當幸運的一代,然而苦難總是人生逃不了的。他少年時期父親性情兇暴,又患精神病,這成為梁燕城人生最大的苦難,而這些苦難驅使他尋求人生問題的解答,促使他在西方哲學、宗教打坐以至儒家中國思想尋找,最終尋得終極真理——上帝。
後上帝呼召梁博士以基督教思想服侍中國。他與溫偉耀面對同一時代及同一中國的現實,都同樣立志服侍中國,但二人用不同方式去盡自己使命的責任——以基督教信仰貢獻中國。他形容他與溫偉耀「初心接近,但走的路各有不同」。
積極面對人生「歧出」
梁燕城博士憶起溫偉耀面對命途的艱困時,曾這樣說過:自己在中文大學、牛津大學讀了學位,預備了服侍上帝的計劃,但因著連連意想不到的苦難把他人生的計劃都打亂,令他人生充滿「歧出」——因著分歧而沒有按著自己的構想走。他很深的思考這一切艱難時,認為這些「歧出」反令他走向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包括太太的癌病令他明白這一群體的苦難,有機會去服侍到癌症病友及其親人。又因著女兒的狀況亦令他接觸到不少弱智孩子的父母,讓他得以關懷及安慰這些有同樣背景的人。
他說,耶穌也是「歧出」——在格拉森歧出時,拯救了被群鬼附身的痛苦那人,因「歧出」在撒馬利亞井旁遇見婦人時,亦讓這位內心痛苦孤單的罪中的淫婦得著平安與喜樂。溫偉耀反省到,看似神讓他生命中總是歧出原來為自己安排的道路時,反讓他走出意想不到的道路,為他意想不到會遇著的人群帶來生命的關懷,安慰之前沒想過的人。
梁燕城博士認為,溫偉耀這對自己遭遇的苦難的思維之正面,令他生命無論遇到什麼人,都能為他帶來上帝的愛和安慰,而不我執於自己的想法。他讚歎這是相當高的屬靈境界,在苦難中他內心仍然有與上帝同在的隱密處,以致不論去哪裡、遇到什麼人都能帶給上帝的安慰,成為人的祝福。
曾撰《上帝與人間的苦難》
溫偉耀博士2013年寫《上帝與人間的苦難》一書,在發佈會上他樂觀談論自己遭遇的苦難說:「人生脫不了苦難,至死你都要面對它。」更說:「拒絕面對災難才是災難的開始。」
他又分享自己面對苦難的方法:「面對苦難有兩面,一是我們需要神同在,給我力量,給我一種同行的安慰,神亦會介入,但我不同意我們抱著雙手什麼都不作,同時我們要努力改變現狀。」
「每一次我都問自己從苦難中學到什麼,第二是我如何幫助別人避開同樣的事。所以我人生有不能逃避的苦時,講出來也好,寫作也好,我會和別人分享自己所學到的,以讓人能避免走我曾走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