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和周英漢等六人被控在2007年至2009年以教會購買債券為幌子,挪用5060萬元公款來資助何耀珊的流行樂事業。可是辯方辯稱教會基金是來推動跨界計劃。
審訊中被告之一、事發時擔任教會基金經理的周英漢指何耀珊的歌唱成就和專輯銷量都是虛假的。並指責康希向教會會員誇大何耀珊的歌唱成就和銷量。其中周英漢指控了四項:
一,何耀珊在2004年6月成為中國首日封主角,教會及何耀珊的網站對外宣稱,何耀珊是首名成為中國官方首日封主角的外國人。
周英漢指出,何耀珊的首日封是消費者有錢就能印製的個性化首日封。為了證明指控,他以另一個個性化首日封和官方首日封與何耀珊的做比較。
周英漢也指何耀珊獲頒的獎牌和封號的原因,是她和其他捐款者包括本地企業家沈望傅得到的表揚。
康希否認造假。他解釋說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因何耀珊在當地熱心慈善而封她為「愛心大使」,並為她推出郵票和首日封。他抗議說:「若這是騙局,那麼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會長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主席也應是騙局的一分子?」
二,周英漢指出康希曾提到何耀珊與中國巨星孫楠為2007年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合唱主題曲的《成就》不實,該演出有8萬名現場觀眾和10億電視觀眾。周英漢出示證據說,主題曲演唱者另有其人。
康希堅稱何耀珊錄製了主題曲,但因事故而缺席開幕禮。他肯定這首主題曲在香港播出。周英漢反駁稱「奧運會不在香港舉行」。
三,周英漢也引述何耀珊歌曲創作主管在2008年發的電郵,想證明何耀珊的粉絲僅一兩千人,根本不如康希所描繪般的受歡迎。電郵發出者寫道何耀珊在亞洲歌壇出道都七年了,卻只有這麼少真正的支持者,並在電郵末嘆氣,以此表示憂慮。
康希對此辯稱,何耀珊新曲風較適合在夜店演出,但許多因她歌唱而成為基督徒的歌迷不上夜店,所以上夜店的歌迷或許只有1000人。
四,周英漢指出康希等人用兩三萬元來購買何耀珊的專輯用的是他的信用卡。康希承認以這種「業內普遍方式」替何耀珊專輯造勢,但他稱錢來自捐款者,且每一張專輯都有贈送的對像。他還強調這無助於推高何耀珊在美國點播排行榜的位置,因那與銷量無關。
周英漢指責康希說:「你刻意向我隱瞞這些相關資料,以便你能繼續利用我幫忙做任何有必要的事,以協助安排相關的集資。庭審上康希否認了周英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