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努力地做了一項企劃, 一直做到完成,卻沒有得到你覺得應有的功勞?或者更糟的情況,你完成了一個相當重要工作,卻看著別人得到所有的肯定?
工作做得好,我們會想要被肯定,這是自然的反應。但有時我們並沒有得到我們期待的稱讚。這種時候我們很容易變得沮喪,覺得若沒人注意,我們為何要這麼辛苦地工作。這種態度會產生苦毒,嫉妒那些得到稱讚的人,或甚至覺得氣餒。當這種想法持續下去,就會大幅損害我們將來的表現。
一位智慧的領袖曾觀察到:「當我們不在乎誰得到功勞,成果就會很驚人。」
不在乎誰得到功勞?你可能會想:「這是在開玩笑吧!誰會不想從自己完成的事得到功勞?」確實是如此,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被肯定,不論是私下的讚美,用電子郵件簡單寫一句:「做得好!」,或是在我們出席的會議中公開表揚。然而,我們的工作常常被一種競爭的心理所汙染--想要展現我們比較好、比較聰明、比較成功、比較有價值。我們為了得稱讚而競爭,當我們「失敗」時,就充滿失望。
然而,有些重要的工作是別人看不到的。幾年前,我知道有一些領袖特地避開大家的注意,每個人都在幕後勤奮地工作,以確保那個重要會議得以順利進行。他們事先處理細節,當客人到達時,他們上前迎接,會議結束後也做收尾的工作。但他們沒有為自己所做的尋求功勞。對他們而言,看到會議成功地進行,沒有什麼缺失,他們就很滿足了。
他們如何能做到?當別人擔任看得見的領導角色,站在台上演講,接受大家鼓掌,他們怎麼可以默默無聞地工作?答案很簡單:他們是為「一位觀眾」工作。
他們把自己視為僕人,想要服事人而不是被服事。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把能力運用出來的機會,都是來自上帝的禮物。所以每一天他們都謙卑地擔任起自己的角色來感謝上帝。他們也是從聖經得到啟發:
服事人而不是被服事。耶穌將祂在地上的角色告訴祂的跟隨者:「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5節)。若有人有資格要求被服事,那人就是耶穌,但祂卻選擇去服事人。以謙卑的態度看自己的角色。當哥林多城的信徒爭辯到底是保羅或亞波羅才是他們的主要領袖時,保羅寫信告訴他們,這議題並不重要。保羅寫道:「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哥林多前書3 章6-7節)。
思想 / 討論題目 1. 你是否曾完成一項工作,卻沒有受到足夠的肯定?或者別人得到你應得的功勞?若有這種情形,你當時的感覺如何? 2. 你是否會特意去肯定別人把工作做得很好?為什麼? 3. 以你之見,若誰獲得功勞不再是我們工作的驅動力,這會帶來什麼改變? 4. 你是否認為不論自己是否會得到應得的功勞,都應該盡全力把工作做好?請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