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建議政府推行最低工資 配合其他適切政策,紓解香港「在職貧窮」問題 Timothy Lee 2006年9月27日星期三 上午6:26 樂施會最近就香港貧窮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在職貧窮」問題有惡化趨勢。9月26日,該會向特首曾蔭權先生提交一份建議書,建議政府立法制定「最低工資」作為社會安全網,並同時檢討現時「綜援」制度,務求訂定出一個能夠惠及「在職貧窮人口」和香港整體經濟發展的「最低工資水平」,保障工人及其家庭免於貧窮。 樂施會認為合理並適當地實行「最低工資」,香港大部份貧窮人口和家庭將得以改善生活;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若政府將「法定最低工資」定為5000元,全港工作人口中最低收入的百分之六,即約16萬人可以即時受惠,不用再受苦於工時長,但薪酬過低,以至無法維持基本家庭開支的生活。 根據外國或香港本地的經驗,樂施會認為「最低工資」有助扶貧,而且可以惠及社會整體。現時,全球超過101國家立法實行「最低工資」;其中愛爾蘭政府於2000年立法制定「全國性最低工資」,一年後愛爾蘭政府的一項調查顯示約百分之五的僱員直接受惠於「最低工資」,薪酬上升了;而且低薪工人的就業率亦上升了。 香港本土的經驗主要集中在特定工種:香港政府於2004年發出指引,規定政府外判服務商必需給予非技術性工人不低於私人機構相同工種的薪酬;2005年,樂施會就房屋署外判清潔服務工人薪酬進行調查,發現推行有關「強制工資」後,收入達5000元或以上水平的人工比例由不足二成增加至接近六成,而且並未發現舊工友大量被取諦。 從支持度來說,由樂施會委託學者進行調查顯示,接近六成普通市民認為應該立法制定「最低工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