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曾牧師回應了大多數預備献身者將會或者正在思考的問題,遇到的挑戰,並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給衆人指導和安慰。
神到底需要什麼人? 神需要被帶領的人一顆順服的心。
有人說自己想奉獻,但不知道是否是神的旨意。曾牧師說,首先要清楚一點——神不願意成為我們的reference(參考資料),詢問神覺得合心意的就去做,不合的就不做,而是順服神。
「求神帶領的人,需要一顆服的心,我不想做志願軍,也不是要神來做一個參考,而是我願意順服,認識神的旨意,明白這點的人去問神才有意義。」
如何跟從呢? 大方向正是跟從基督。
「人生明天或者明年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大方向要準確。」曾牧師以信鴿的例子說,「就算相隔幾百里,信鴿還能找到自己的巢穴,牠們怎能認路?它們是先飛到很高的地方,在上向盤旋,在那裏可以認清方向,然後直飛回家。」
「我們很多時候很關心很微小的東西;為自己計劃明天要做什麼,明年要做什麼,往往忘記了大方向。其實對於信鴿,路程到底有多少里又有什麼重要的呢?反正牠就是要飛過去那裏。所以,最重要的是弄清方向。」
「到底當老師、文員,還是傳道?無論您做什麼,如果方向正是跟從基督,您會越走越會感到清淅的。相反,如果您繼續走的時候,越走越疑惑,那您就要停一停,先飛得高一點,看清楚全盤方向再前進。」
獻身,是把我们所有的都獻给主? 否,其實獻身是基督就是把自己給了我們。
「其實獻身不是把我們給耶穌,是祂把自己給了我們。」
「主是我們的師父,帶領我們。」曾牧師以地圖和導領比喻説明,一次他從元朗的家出來中環吃飯,對中環不熟悉,雖然帶了地圖,但兜兜轉轉了三回還是找不到,「最後跟太太回去元朗吃盤菜算了。」
「所以地圖再好,也不夠一個懂路的引導人好。當時我想,如果我太太的哥哥在的話多好了,有人在旁引導我。基督就是把自己給了我們,祂不單帶領我們,還是我們的好伴侶,陪我們一起走。」
獻身,失去了寶貴的工作,榮耀的身份? 否,事工是神給我們最寶貴的工作。
「基督呼召我們時,是為要給我們更高價值的東西。」曾牧師以彼得跟從主為例說,「耶穌說『您來跟從我,我要叫您得人如得魚。』打魚的漁夫是很寶貴的職業嗎?得人的漁夫是最偉大的事業!主不是給我們普通的工作,世上沒有比祂給我們的更尊貴、更榮耀的工作——通過我們言語、行為和生活去傳掦耶穌基督是救主,這是最尊貴的工作。」
曾牧師自己見證這點,「我在美國有名大學唸書,當時有人很不明白,為什麼我偏要當傳道人,他們覺得很浪費。現在我畢業三十年了,回頭看一點都不覺得浪費,雖然跟我同期畢業的同學現在有的當公司高級經理,有的在有名的大學裏當教授,也有的當科學家,甚至有的已退休了,而我戶口裏的錢不夠,社會地位不高,但我在做最有價值的工作。」
獻身,是將來的事情,以後的事情? 否,有機會就要去服侍神。
曾牧師以一個要好的主内朋友忽然發現得了癌症,然後病後一個月就去世了說:「人生是很短暫的,別想自己可以活得很長。所以有機會就要出去服侍神。」
獻身,我這樣的罪人可以參與嗎? 當然!
曾牧師分享了路加福音中彼得的事情,彼得按著主的吩咐去打魚,兩隻船都滿了,快要下沉。彼得最後說:「我是個罪人」。可能您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罪人,而且受過很多創傷和經歷過失敗,人家也看不起您,但耶穌說:「我能藉著你打得很多,做拯救很多靈魂的偉大事業,只要你跟從我,跟著我的話去行就可以了。因爲耶穌是大漁夫,好牧者。耶穌並沒有說其他的話,只說「你來跟從我吧」。
獻身,家人怎麽辦? 沒有一個失落了,神照顧了他們。
曾牧師見證說,「我家人一共六口,我雖然沒有錢能給他們,但他們現在都很好,沒有一個失落了,神照顧了他們。」
聖經說「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託我的〕直到那日。」(提後1:12)「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3:14)所以耶穌基督除了教他們,還跟他們親近,常常和他們同在。
跟從主的人會面對什麼样的挑戰呢?
曾牧師說,跟從基督的,是有挑戰的,包括「生活逼人」,傳道人靠奉獻來生活,沒有奉獻怎麼辦。第二是「自覺不配」,就像彼得一樣,以前他是大使徒,但是也有軟弱的時候,自己會感到無有面子,別人也可能不再支持。第三是「別人的影響」,你看,彼得又回去以前的打魚生活時,身邊沒有人提醒他,所以你們要小心自己與誰來往,應該找熱心事奉、跟從基督和心志相同的人一起。
第四是「捨棄的挑戰」包括「網」,主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這些」是什麼?可能是物質、錢財,還有你的基本所需。傳道人受苦、生活清淡,這是必定的。曾牧師並說,但是這一代傳道人與以前的已經很不一樣,現在的不會有不夠用的問題,如果你知足的話,今天當傳道人是可以很充裕的。
另一個是要捨棄「船」。船又是什麼呢?每次彼得遇到問題,他又回到船上去了。船就像是他的家,是他熟悉的地方,感到安全的地帶。所以放下船,就是離開你感到安全的範圍去跟從基督。
另外還有是面對「捨棄生死之交」和與人比較的挑戰。
怎麼去尋求神的旨意?
最後曾牧師鼓勵信徒每天將身體獻上,時刻讓神的話語來引導,去尋求神的旨意,看到神對我們的呼召。曾牧師表示不一定要有什麼突如奇來的神跡奇事才是神對我們的呼召,而是通過聖經,聖經是認識神的最主要的途徑,有聖賢的榜樣和真理的原則。此外我們也要明白世界的需要,天國的禾田的需要,我們就自然懂得祈求,神往往在我們祈求當中引導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