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醫表示聖經提到「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金融海嘯是全球管治者的信心危機,但他相信神會掌管一切。他又特別提到要給青少年有信望愛,相信他們,栽培他們,給他們盼望,並關懷他們。
他又說:「我們的信仰是行動的信仰。」全港逾千間教會和信徒30萬,參與食物銀行,派出青少年成長向導時,相信香港人會感受到。
吳宗文牧師將香港的貧窮人歸為三類,一是月入少於4千元,濫素食的低收入人士。第二類是月入4萬的中產,因環境突變,收入未能支撐其原有生活方式的人。第三類是「一鋪輸光」的人。而當中政府保障網未能接觸的隱蔽的貧窮人甚多,相信全港千多間堂會三十萬信徒,加上大基督教中小學、託兒所、醫療、社會服務等機構組織,能幫助各社區找出需要幫助的隱蔽貧窮人。
而教會方面,可以透過講壇教導等傳遞價值,教導僱主和僱員同舟共濟共渡時艱,及幫助人調整生活方式,過不舉債、負責任及有尊嚴的生活。他又認為教會聯會、宗派、機構可以形成網絡,互相協調,幫助貧窮會友。
教會的行動—食物銀行及作青少年的成長向導
余妙雲女士及劉達芳博士介紹了兩個扶貧計劃。余表示「結伴同行—兒童及青少年生命導向計劃」已收到萬多名兒童的申請,現在逼切需要擔任成長向導的信徒。她表示教關將提供兩期的成長向導訓練,以及可為教會提供上門的訓練,鼓勵弟兄姊妹參與。
而劉達芳博士則介紹了「愛心糧倉教會」計劃,為教會提供以食物支援服侍貧窮人的模式,盼望愛心糧倉教會能做到「梗有一間喺左近」。他表示不少基層教會能輕易接觸貧窮人,但缺乏資源,正好能與中產的教會合作。現時為止數十間教會已參與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