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團體反對開紅燈區

針對政府有意推動修法將「性工作者除罪化」同時進一步開放性產業(仿效歐洲國家設置紅燈區),長期關懷婦女權益的反性剝削聯盟12日下午提出嚴正呼籲,強調性交易的本質就是一種性剝削,性交易合法化只會讓台灣道德、教育更向下沉淪! 由勵馨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等多個婦女團體聯合YWCA、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等教會機構組成的「反性剝削聯盟」,表達支持罰嫖不罰娼、嚴懲第三者(皮條客、業者)立場的同時,強調聯盟絕對不贊成性產業合法。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指出,「90%以上的婦女都是因為經濟、資源的匱乏才會被迫選擇進入這個行業。然而在這金字塔型的剝削結構裡,她們並未真正賺到錢,反而因毒品、菸酒、性病等流通,付出極大的健康代價。」為何自古以來從事性產業賣娼者絕大多數都是女性而非男性?紀惠容表示這反映的其實是性別問題、是一種性別暴力,多數嫖客也非真有性需要,而是因為娛樂、應酬前往消費。 針對政府計畫設置紅燈區的作法,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高小晴指出過去政府已經有在華西街開放的經驗,結果合法底下衍生出一堆非法,更嚴重的是對社會價值觀念的扭曲,鼓勵女性賣身亦為可行之道。她表示政府應重新檢視現有社會婦女福利政策才是正面作法,並強烈呼籲政府不要落入既得利益者手中,否則「極樂台灣」的醜名只能真實在寶島上演。 台灣女人連線祕書長蔡宛芬則對決策者舉國外性產業為例、資訊的缺乏感到不可思議。據2004年美國流行病學期刊調查顯示,美國性工作者平均死亡年齡為34歲,半數性工作者有自殺一次的紀錄,且每10位性工作者中有9位亟欲脫離;而在荷蘭,紅燈區雖已合法,仍無法改善性工作者被暴力對待與減少社會人口販運問題,因此政府已重新考量相關政策。 紀惠容總結指出,從歐洲國家經驗來看,合法化性產業反而成為人口販運的拉力,透過懲罰嫖客及嚴懲第三者作法,不但減少性交易市場規模,更能有效減少人口販運犯罪。 當天到場聲援、代表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的陳一龍傳道也表示性產業合法化對家庭危害甚鉅,相信是神在這世代所不樂見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