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与中国毗连,以喇嘛教为国教,全国有1/3教徒,开放前所有宗教被遏止;开放后,不同宗教开始进入蒙古。据官方统计,蒙古1991年只有4名信徒,至2003年有200教会,信徒3万人。
浸联会差传中心蒙古事工历史:
92年8月——差派考察队到蒙古首都探索可能性,是蒙古第一批华人考察队 93年——派出短宣队服事当地人 94年11月——正式确认蒙古成浸联长期事奉工场。 98年——第一间华人浸信会恩典教会成立,为自理教会,重建蒙中友谊学校,与当地官员建立友好关系。
2002年11月严冬,差传中心正式派出陈培辉、吕志华和司徒宝媚3位传道人远赴蒙古,正式开展宣教本土生活。他们首两年目标是,为在蒙古长远事奉扎根,并研究蒙古长远宣教策略。在前两年他们学习语言、适应当地天气和生活、了解蒙古文化和尽力建立团队合作精神。
事工计划和策略
三位宣教同工对当地文化、生活、地理和人事等已渐渐熟悉,于是在2005年在首都设立办事处。
他们的传教策略是以首都为主立事工发展基地。在没有基督教教会的当地先设立福音班,用不同的"门训课程"建立本地慕道者成为教会领袖,向蒙古人传福音,然后把他们培养成堂会领袖牧会。
他们亦促进港、蒙二地文化交流,并为当地"旅蒙华侨友谊学校"提供教育支援:师资培训、助学金和硬件提供等。
除此以外,他们亦以社会服务深入社区,开办日托幼儿服务,为缺乏社会福利的社区提供服务。
他们在离巿区半小时的蒙古包地区,找到一620平米的地方,打算用120平米两层高的楼房作日托幼儿服务、用作福音活动的"福音长廊"蒙古包,其余空地放置儿童游乐设施。这地方面对公路,方便来往车辆。
如何支持蒙古事工﹖
蒙古事工需要经费包括宣教士生活和行政费90万、"跃马蒙古事工"费21万、事工经常费14万以及2年华校师资培训经费16万,总数是141万。差传中心吁请各教会及信徒为这庞大的工场开支献上祷告及奉献。
同时差传中心亦邀请浸信教会作伙伴式参与,派代表参与祷告会、异象分享会、宣教士述职分享会、作祷告勇士等。
差传中心亦鼓励教会推荐有负担信徒作宣教工作。
查询请与浸联会差传中心27156527联络。
浸联会差传中心网址:www.baptistmissionsh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