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豐收與思創對「教會/公司關係」歧見大

城市豐收與思創對「教會/公司關係」歧見大
思創鍾嘉榮步出法庭。
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等領袖失信案第二階段庭審次日控辯雙方再度就教會與康希妻子前經紀公司思創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展開唇槍舌戰。

控方根據證人供詞及電郵等呈堂文件試圖證明思創的幕後老闆是城市豐收教會,多名教會職員被康希等領袖安插到思創內部,掌握一定的話語權與行政權。另外,思創的幾位董事同時又是教會資深會友,雙方關係過於密切。

為了證明思創與教會是從屬關係,控方提出幾點說明。首先,被告人黃玉音既是教會財務經理,卻負責思創的會計工作,5月出庭作證的控方證人賴寶婷和许麗親都證實曾以教會身份幫黃玉音做賬。同時,黃玉音還幫思創提取債券收益,也未引起思創的質疑。

對於此質疑,控方第四位證人、思創董事鍾嘉榮回應表示,黃玉音是同一個教會的姊妹,深得他的信任,所以不在乎她是否有思創的身份。

其次,控方出示會議文件表示在決定思創總裁人選時,出席投票的7人中有4人是教會職員,其中包括沒有在思創任職的陳一平、黃玉音和艾瑞思牧師。換言之,由誰接掌思創,是教會高層說了算。

再次,控方質疑教會與思創之間還有一些實情故意向會友隱瞞。例如,黃玉音提醒康希勿向會友透露思創有兩位董事是不受薪的,以免引起懷疑公司人事運作偏離商業邏輯;同時也不希望會友知曉教會對思創的影響力有多大,儘量展現出教會的交易純粹是正當的商業行為。

對於指控,辯方提出幾點反駁,努力撇清城市豐收教會與思創的關係。辯方表示,思創絕不是控方所指的那種任由教會摆佈的傀儡。

第一,思創有獨立的賬目。第二,雖然教會領袖有權參與討論思創的經營,但最終的決定大權都掌握在思創董事手中。例如在發放債券等重要決定上,需鍾家榮簽字拍板才可定奪。第二,鍾家榮表示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並非一味聽從教會指示行事。

據報導,馬來西亞籍的鍾嘉榮在新加坡擔任5家公司的董事,但其中4家都與城市豐收教會密切相關。他還透露由於自己沒時間經營,已和另一個董事许少毅商量關閉思創。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