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编译出版社指出,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清末民初,在华传教士的传教史可说是一部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译介史,也是一部传教士创办各种中外报刊和印刷机构,推动中国本土新型报刊兴起的报刊活动史。
"在华传教士报刊和印刷机构是西学译介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近代史的历次社会变革中发挥著举足轻重的作用。该书由上海美华书馆于1895年出版,详尽记录了美华书馆50年的发展历程(1844-1894)与遍布香港、上海、北京、福州、宁波、汕头、汉口、九江、泰州、海南等地的在华差会印书馆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在华传教士报刊对中国本土新型报刊的影响,进而研究西学东渐背景下,在华传教士进行的西学译介和报刊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该书作者为美国人金多士(Gilbert McIntosh)生卒年月不详。"
该书讲述其中一项出版的事迹,指在几年内完成了《新约全书》(New Testament)的修订本,原因是获悉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内地发展起来,要完成至高无上的基督教目标。"这个前景在国内激发了很多人的兴趣,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在已故约翰·安吉尔·詹姆斯(Rev.John Angell James)牧师非凡的努力下,有100万册《圣经》预订。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在英国和国外圣经会的提议下,几台大机器被运到上海,人们以牛车为运输工具来托运这些机器,而机器安装后即可投入印刷工作,昼夜不停,几十万册《新约全书》在书局印刷并发送出去。"
该书指,由于后来得悉太平天国运动显露败迹,《新约全书》并非原来估计急需,印刷工作渐慢下来。由此可见在华的基督教出版与印刷因著政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影响。
"上海美华书馆"属美北长老会,西文排字工人夏粹芳、鲍咸昌、鲍咸恩兄弟及高凤池,鉴于当时上海英文读者甚众,但英文教科书并无中文注释,邀得长老会美籍牧师费启鸿帮助,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上海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