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中学生开学压力指数偏高 家长和学生协同应对

香港青年协会上月以问卷调查方式访问了1383位中学生,结果发现有近三成中学生在面对开学时压力指数偏高,达到7至10(压力最高指数为10),而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是担心学业表现。为此青协呼吁家长和学生共同留意开学适应期,建议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以务实的精神准备开始有规律的校园生活;同时也提醒家长在子女应对困难时,能及时提供适当的支援,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学业以及校园生活。据悉,青协展开此项调查已有4年之久。 青协督导主任余艳芳女士表示:本次青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首推开学三大忧虑事件为"课程太深,未能应付"(达71.37%)、"将要面对公开考试"(达41.58%)以及"不习惯新的校园生活/环境"(达35.79%)。三分之一(32.68%)的学生为此对开学感到紧张、恐惧。余女士同时结合青协电话热线辅导的经验进一步指出,青协在过去的一年(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处理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求助个案共7898宗,单是2010年8月至10月期间(开学前后的三个月时间),青协就接到1400多宗(占全年17.73%)校园生活的求助个案,这些案件与调查结果均反映了学生在开学前后在升学、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感到压力巨大以及难以适应。 如何缓解压力,减少忧虑?在受访学生中41.65%表示会向朋友倾诉、37.89%则认为投入喜爱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来缓解压力,另外32.1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主动认识新朋友,借此减轻对新学年、新环境的恐惧。余艳芳女士指出,现在正处于新旧学制交替的时期,对于新高中课程的内容,不但有来自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学校对学生的文凭测试要求也极为重视,而学生出于担心自己的课程能否达标,多数会选择在暑假期间进行密集式补课,这就无意中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之中制造了一片紧张气氛,使得学生徒增更大压力。 学生如何竖立信心,重新适应校园生活?青协余女士分享其在电话热线辅导中遇到的一些学生求助个案时,从三个方面给予积极的建议: 1 、实务方面 青协建议学生在预备开学用品,修理个人仪表的同时,亦要及时检查假期作业是否完成,学校网站上是否有与开学相关的最新通告。 2、 心态调整 青协建议学生尽早放下假期散漫的生活方式,开始调整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开放、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开学后需要面对的新老师,新同学,预备过有规律的校园生活。 3、留意情绪 青协提议学生在持续感到焦虑、恐惧或者清晰低落时,可主动向家人、朋友或社工求助,不可把问题积压,使自身压力增大。 家长如何协助子女顺利度过开学适应期,尽快融入新生活?余艳芳女士在分享求助个案时首先就批评了一些家长对待子女学业时的三类"通病":忽视子女需要;过度保护子女以及对子女不闻不问。余女士指出,有些家长时常无视子女的需要,或者在情急之下过分介入子女的生活,这都会给子女在应对困难时增添压力,令他们感到不被关心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为此,青协呼吁家长当重视子女在学习上的需要,学会耐心聆听子女讲述他们的校园生活,不当过度介入,但又要让子女能感受到父母就是他们背后的支撑,让每个子女都能知道家的温暖和爱。青协建议家长: 1、以行动表达关心和鼓励,忌唠叨; 2 、营造轻松的家庭气氛,留意子女清晰状况,忌强加己意或过早否定子女的想法; 3、保持沟通,学会聆听,忌比较,徒增压力。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