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約採訪時,他笑說:「今晚﹖我無化粧喎!」令人忍唆不禁。
見面時他身穿藍色襯衣,神情輕鬆,臉上沒有化粧,只掛著滿面親切的笑容,更向記者展示自己最近才發現的「兔唇」。
這就是郭嘯南﹙Rev. Dave Kwok﹚牧師,香港浸信會聯會司庫、恩典菲語浸信會和菲律賓浸信會主任牧師,同時亦是全職會計師。
一位全職會計師是怎樣成為牧師的呢﹖一位兩個教會的主任牧師又怎樣兼顧全職會計師的業務呢﹖
這一位又有趣又風趣的牧師,與本報分享他的生命和事奉。
在英國初接觸信仰
「給你講一些『花絮』:我小時候的恩賜是中英數,令我自小不用讀書而名列前茅。」郭牧師笑說:「但到了中一,才知道『要讀書』,結果除了中英數外,考試幾乎『包尾』。」
正因如此,郭牧師中學畢業時便去了英國讀書;也正因如此,他的信仰由一班靈恩派教會的挪威宣教士開始。「他們開始令我信主,由他們開始接受聖經教導。我由英文接觸基督教,所以一開始的基督教語言為英文。」雖然眼前的郭牧師是一個如假包換的香港人,但至今他還不大讀懂中文聖經,用中文講道也覺得不大容易。
放棄神學課程
抉擇大學時,郭牧師自知成績不好,但由於語言和數學還可以,於是順理成章入讀了唯一取錄他的會計系。
充滿求知慾的他發現倫敦大學有校外神學課程,竟然因「貪平」之故報讀。由於會計與神學課程實在難以兩者兼顧,兩年後退出神學課程,全心投入會計師工作。
加入國際浸信會
1986年郭牧師成了英國認可的會計師。後回港後亦成為香港的會計師。
「那時屬靈上很差,雖然接受了耶穌基督,也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郭牧師說。但就在那時因工作關係第一次正式接觸了第一位浸信會的客人,並開始認識救恩,從此與靈恩派的教義背景說「拜拜」,並於回港後一年正式決志受浸,加入香港國際浸信會:「我感到自己以前雖然認識聖經,但實際上算不上為真正基督徒。」
成為主日學導師:「當時我以為自己的事奉就此為止。」
郭牧師在教會初期靈命成長特別快,更成為主日學導師,當時他已開展了自己的會計公司,既要實習、又要打工兼職擔當家庭重擔,已覺得很辛苦。「當時我以為自己的事奉就此為止。」郭牧師說。
誰也不會把一個全職會計師與牧師生涯扯上關係,連郭牧師自己也從沒萌生過當牧師或教會工作者的念頭。到底神怎樣引領郭牧師成為兩間浸信會教會的牧者呢﹖
成為傳道人
1990年,國際浸信會的主任牧師因心臟病卒,國際教會出現了行政真空的情況。郭牧師出於仗義的心理接手了行政工作,令他一時處身於教會中心位置,另外屬靈層面上,神在前任牧師的喪禮上再一次觸動了他的心,讓他再一次委身跟從主。
國際教會裡菲律賓人的比例因著傭工來港而越來越多,後來更獨立為菲律賓教會。不知不覺間郭牧師與菲律賓人建立了友誼和維繫。到了1995年菲籍牧師長假期間,郭牧師被推荐成為傳道人,於是他完成了神學課程的裝備,開始了菲律賓教會的傳道工作。
這時有人開始問他會否不再做會計師﹖郭牧師的答案是:「NO!」他決心成為織帳棚者,更用他的公司在會計上幫助教會和很多基督教機構。
成為帶職牧師
在2000年時,的牧師因醜聞辭職,於是擔當了多年教會事工的郭牧師被按立為牧師,開始成為一位特別的帶職牧師,並致力牧養兩間百多名會友的教會:恩典菲語浸信會和菲律賓浸信會。
郭牧師說,他之所以能夠以帶職牧師身份在傳統教會被承認,是因為其國際教會的背景。神一直預備郭牧師今天的事奉——由他在英國認識挪威教士起,直至今天不斷開發新的海外工場,都有神的預備。
雙重身份
牧師和會計師的雙重角色為郭牧師的事奉帶來一些與別不同之處。
他處理教會的會計時有獨特的手法:「很多財政預算是『睇餸食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工﹚,但我認為應看事工。」他撥款予事工時從不「手緊」,他說:「大膽做的話,錢一定會足夠。」但他亦要求同工要滙報做了多少,反而令很多同工卻步。「很多人怕錢的問題,是很大的恐懼。我常叫人不要怕錢,只要讓人知道神的事工,捐款就會來。」
牧養亦然:「菲律賓會友經常為經濟問題苦著臉,發生問題時就立時要去銀行借錢解決,我會叫他們先坐下禱告,告訴他們,神不一定給予足夠的金錢,但或許神會挪去你的債務。」就是這樣對神的完全信心,讓郭牧師在金錢的問題里卻有屬靈的自由。
織帳棚者的利與弊
郭牧師有兩個office,一個是教會事工,一個是會計。全職的牧養事奉,全職的會計師工作,郭牧師是怎樣把兩者都兼顧好的呢﹖
「神讓我做祂的事工時,會給我時間和各樣最好的安排的。」郭牧師說。主要為菲律賓女傭的會友一般只能在週末返教會,剛好讓他能在週日主理會計師樓的工作。「這就是神所安排的獨特因素。」
另一方面郭牧師有不同的「全職」觀念。「很多人看『全職』就等於朝九晚五,但可否用另一個方法看﹖」會計和牧養都需要用很多時間,而郭牧師幾乎是同時交互地做。很多時候他剛處理一個堂會的問題,立即又接到會計師樓的電話。有時兩份工作真會令郭牧師透不過氣來。
雖然織帳棚者的生活很吃力,但郭牧師認為織帳棚者是符合新時代。他相信全職牧者定有其重要性:「我很感恩,因為我的特殊情況令我能自由、無畏地事奉。很多人擔心指出教會問題令自己飯碗不保,但我沒有這個煩惱,不會怕教會『炒魷』,有問題我會直接指出來。」
牧師身份亦帶來會計師工作上的便利,讓人對他更有信心。「牧師的身份令我免了很多煩惱,很多想『呃數』的人都會知難而退。」他笑說。但另一方面,有些人卻因為他身兼兩職而恐怕他不能專心於會計個案上。
後記
與郭牧師談話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一方面他不拘小節,常主動把關於自己的趣事說出來,令氣氛很輕鬆;另一方面在言談間,在他的生命經歷裡感受到一種真實的信心,以及對神的帶領的絕對順從。所講的似乎是個人的生命,卻自然流露出信心的世界。
印象最深刻的,是郭牧師像小孩子般,向本報記者展示他缺了一小塊的「兔唇」,然後帶出深刻的感受:「你看,我的五官每一部份都看似不完美,但拚湊起來卻又多麼的和諧。神造這個世界也是這個: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但世界卻顯出無限的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