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貧富懸殊加劇 社聯促關注家暴及兒童教育危機

【綜合報道】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近日發表最新的「社會發展指數」。在大堆數字之中透視了表面上繁榮的香港社會之真貌,隨著貧富懸殊情況加劇,基層市民面對重重壓力,家暴及兒童教育的危機倍增,急需關注。 據綜合報道,社聯每兩年發表一次的「社會發展指數」顯示,2004-2006年間整體香港經濟穩步發展,人均生產總值較2002-2004年間有雙位數字增長,然而基層市民卻未能因此受惠。數據顯示,五成最低收入住戶的總收入百分比,進一步由2004-2006年間的一成七,下跌至一成六,遠低於發達國家的百分之二十。另外,輪候公屋單位人數由92,000多人,上升至106,500多人。換句話說,香港社會的貧富懸殊差距不斷擴大,基層人士的生活更加困苦。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社會發展方面的多項指數均錄得負增長,尤其是「家庭團結」及「兒童狀況」組別。2004-2006年間「家庭團結」指數為-535,較兩年前的-215急降近一倍半;主要原因是2006年家庭暴力個案達4,704宗,較2004年的2,289宗激增近一倍。 而「兒童狀況」組別的指數由2002-2004年間的-160,進一步下降至2004-2006年的-235,其中最顯著的原因是由於虐兒個案增加,2006年每十萬名兒童中,便有62.44名曾遭虐待。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表示,本港遲婚、跨境婚姻或父母長時間工作情况普遍,影響兒童成長環境。 社聯表示,預料今年家庭及兒童問題會持續惡化,呼籲政府施政不應忽視這些「計時炸彈」。而隨著通脹率高企,基層市民需要更多政府的援助,警告若民憤上漲,會導致衝擊政府或暴動等社會問題。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自2000年起,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並以1991年數據作基準,每兩年公布一次「社會發展指數」,評估本港整體社會和經濟需要。「社會發展指數」由47項指標組成,涵蓋14個領域,例如經濟、環境、政府參與及人力資源等;同時分析五組社群的發展,包括婦女、低收入人士、兒童、青年及長者。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