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給他們一次機會 編輯室 2011年10月3日星期一 上午7:51 剛過去的星期四八號風球懸掛,相信大部分讀者多了一天假期,我也不例外。風暴過後,一位僱主來電帶來一位年青人的消息,這位僱主聘請的那名年青人是一名更新人士,是我介紹他認識那位年青人,請他給予機會年青人工作。起初我看到那位僱主來電時,都有一點不安的感覺,莫非是「安仔」(那位更新年青人的化名)弄出甚麼事情來?誰知接聽電話後,另一邊廂傳來很雀躍的聲音,他跟我分享有關安仔的事情:「呂sir,我特意打來多謝你和想讚一讚安仔的表現……」那時我才鬆一口氣,因為做介紹人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小至無論介紹食肆、醫生、車行、理財顧問,大至介紹男女朋友,若介紹不當,總不免給人埋怨的,幸好這次未有令人失望。他的讚賞,亦令我想起與安仔的相識。 話說有一次,傑青師姐羅乃新女士(Nancy)邀請我到青少年監獄中當義工,一來我十分欣賞她過去多年從不間斷做很多義工,特別是對在囚人士的支援;二來我的父親曾經都是在囚人士,我對他們都有一份特別的感情,故一口就答應了她的邀請。原來那次義工服務非常有意義,因為Nancy協助他們在獄中組織了一個DJ訓練班,由Nancy邀請社會上有不同有趣個人經歷的嘉賓成為他們的節目受訪者。那天到達石壁監獄,經過重重守衛的幾道大閘後,獲邀到一所設備齊全的錄音室中,幾位樣子醒目的年青人已在內等待著,看著他們非常認真預備的問題紙,當中列寫了些就他們對我的了解而訂下的問題,我對其中一位年青人印象猶為深刻,他架著一幅眼鏡、眼大、笑容非常親切,他向我提問時頭頭是道,彬彬有禮,若你在街上遇見他,肯定猜不到他是一位在囚人士。節目完結,道別時我問他何時可以回復自由,他說:「快了,兩星期後。」我回應:「好,到時出來後,我一定幫你找份工作。」他出來後,Nancy真的致電我:「呂sir,你給他機會呀,他已找了多份工作都不成功。你若不給他機會,他可能只可以做一些跟車搬運工作,雖然職業無分貴賤,但有更好的學習機會對他來說總是好的。」當時我的教育中心暫未有空缺,但慶幸我有很多朋友,幫他打了幾個電話後,一位僱主雖然有少許猶疑,但因為我都把我的名字押上去給他擔保,故他給安仔一次機會。 電話中繼續傳來:「呂sir,真的多謝你介紹,昨天八號風球,幸好有安仔,因為有份Excel文件必須處理並寄出,若辦不到便麻煩了,我致電八個員工,不是未有接聽電話,就是說電腦壞了,其中一個員工更直言說八號風號不需工作。慶幸最後致電安仔,我都未交代他已經是我最後一個機會時,他已立刻答應幫我趕工,但他說要給他一點時間,但他都承諾會幫我即日辦妥。」 我不是說更新人士一定比其他年青人好,但我接觸了那麼多更新人士後,我真的覺得他們比一般年青人更珍惜機會和更努力工作。當你再遇上更新人士時,可以都給他們一次公平的機會嗎?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