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音樂盛曉玫的信主歷程

泥土音樂盛曉玫的信主歷程
盛曉玫。(圖:基督日報)
盛曉玫是基督徒朋友們非常熟悉的泥土音樂事工的創辦人,這是她第4次到內地的教會做敬拜侍奉。泥土音樂出過許多膾炙人口的讚美詩,《常常喜樂》、《最黑暗的角落》、《有一天》等。

然而這位滿有音樂侍奉恩賜的姐妹,竟不是音樂專業出生。她學的是企業管理碩士,畢業後的工作也與之相關。去到美國打拼時丈夫曾和曉玫說,希望自己成為第二個王永慶(被稱為經營之神的台灣前首富),這些是他們信主前的夢想。

直到後來,一向健康的父親病倒了,他們家庭才開始接受福音。盛曉玫出生在一個無神論的家庭裡,她父親是一位有才華且能雄辯的人。雖然她的姑姑、舅媽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幾十年來一直向曉玫家傳福音,可是都被父親的口才辯倒了,也因此他們一家都沒有信仰。

父親住院後,曉玫有好幾次聽到父親說,上帝在懲罰我,上帝在懲罰我。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劉富理牧師來到醫院探望,此時曉玫的父親已經不能說話了。劉富理牧師拉著他的手問他願不願意接受耶穌,如果願意就用手回捏一下做回應。結果他兩只手都震動了表示他願意接受主。雖然後來父親還是離開了人世,但是他接受主之後曉玫也在牧師的帶領下做了決志禱告。

信主後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曉玫的女兒14歲時出了一次很大的車禍,整個人都腫了,頭部、眼睛有傷,骨盆有多處骨折。當時,焦急的曉玫在醫院只能禱告。教會的牧師知道後發動大家禱告,當時病房的走道擠滿了為曉玫女兒禱告的人。治療期間,醫生甚至說以後可能不能走路了。

在恢復期間,醫生都認為要很長的時間。曉玫的女兒也見證說她從醫院回來時是不能站起來的,但即將進入高中剛的她不想坐著輪椅上高中。後來曉玫就說,那我們禱告吧,帶著女兒向神做了禱告。在開學的前2天女兒竟然能從輪椅上站起來了,並且現在身上一個傷疤都沒有。女兒康復的這麼快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

看到女兒得到醫治的奇跡並這段心路歷程,盛曉玫曾和神禱告,希望把這個見證通過音樂表達出來幫助別人。有一天突然有一個旋律出現在她腦海中,是非常輕快的。 當時曉玫認為女兒的這個見證是很沉重的,腦中這個旋律不符合她當時的心情。但是這個歌出來的時候,神告訴她:不是的,下垂的手要舉起來,封閉的心要再次打 開。這就是她寫的第一首讚美詩《常常喜樂》,曉玫見證說,後來神通過這首歌幫助了很多人在低沉中得到了喜樂。

雖然曉玫從小就很愛唱歌,在歌唱上展現出自己的天賦,還得過一些獎。但是後來一直忙於學業,事業。信主之後她接觸了讚美詩,也開始在教會裡面做音樂侍奉。她說,通過讚美詩人的靈能被提升,同樣是音樂但是那些流行音樂卻可能使人的靈下沉。

曉玫的音樂愛好和才能沒有被埋沒,有一天神通過教會的陳腓利牧師告訴她,她將要創作許許多多的詩歌來祝福各地的教會,當時她只是覺得牧師的信心好大。不過《常常喜樂》發表出來之後得到了不錯的回響,曉玫開始鄭重的思考音樂是不是神要她侍奉的方向?

接下來2年的時間,神給了她很多創作的靈感,有時候在夢裡有時候在開車的時候她腦中都有音符。她都把這些記錄了下來,也把其中一部分投稿到一些音樂機構,但還是有很 多手稿。面對源源不斷湧流出來的作品,曉玫就問神,把這些作品發表出來是你的旨意嗎?神給了她肯定的答案。神親自預備了這個專輯所有需要的資源,編曲的人、錄音師、和音的人。

錄音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挫折、疲憊,但神告訴她這一切她都知道,神是她最親密的朋友。後來泥土音樂的第一張專輯就以《親密的朋友》命名。

曉玫也見證說,看到很多人通過她的讚美詩,把永生送給他們,她就覺得自己的生命好有意義!帶著這份感動泥土音樂已經出過6張專輯,目前第7張專輯正在籌備中。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