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传承"焚而不毁"精神:蒲锦昌牧师析解出埃及记

教会传承「焚而不毁」精神:蒲锦昌牧师析解出埃及记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标志及焚而不毁会号。(图:维基百科)
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副总干事蒲锦昌牧师在一段视频引用出埃及记的故事,讲解荆棘被焚烧的象征意义,提到教会多以此为标志,"焚而不毁"的精神在历史上不断传承。蒲牧师鼓励信徒们相信上帝的恩典、怜悯,在挑战中仍然能够坚立。

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推出"主道日尝"视频,蒲锦昌牧师昨(5日)讲述出埃及记3章1至12节的故事。耶和华在何烈山以焚烧的荆棘显现,呼召摩西回到埃及拯救以色列人。

蒲锦昌牧师解释,荆棘在火焰里面是一个像征,等于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受折磨的遭遇,但并没有因为人数减少反而增加,因著这缘故民族在毁灭边缘,上帝拯救了以色列民,荆棘出火焰象征上帝的拯救仍然在。

有教会将荆棘的火焰作为教会标志,例如台湾长老会,同时附上"焚而不毁"字句;改革宗教会多数以此标志为会徽,宗教改革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在改革历程遇到种种困难,生命危险、离乡别井,最终教会建立起来,并且以此标志,引证教会在种种困难之中不被消灭。

"焚而不为毁"应用在不同时代,从摩西、以色列民、历代的教会,以至今天信徒的生命,在挑战当中仍然看见上帝与我们同在。

蒲锦昌牧师勉励大家,上帝是有恩典、怜悯,保守我们每一日的生活,坚固我们在各种挑战中坚立。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