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福利协会"康恩园"举行开幕典礼

首间为残疾人士而设的综合复康大楼,以家为本,关顾智障人士和精神康复者

圣公会福利协会「康恩园」举行开幕典礼
圣公会福利首间为残疾人士服务的综合复康大楼"康恩园"外观。(图:香港圣公会)
圣公会福利协会「康恩园」举行开幕典礼
行政长官曾荫权与中心会员及义工一起敲击非洲鼓。(图:政府新闻网)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综合复康大楼"康恩园"今日下午三时举行开幕典礼,香港特首曾荫权莅临主礼,香港圣公会教省主教长邝广杰大主教祝福。

位于新界屯门震寰路82号的"康恩园",在去年中正式投入服务。这是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首间为残疾人士提供的一站式多元化康复服务中心,为精神病康复者及不同程度的智障人士提供创新及全方位的复康服务。

"康恩园"的建立起始对社会上一群被忽视的身体有缺陷的人士的关顾。这群智障或患有精神病的人士,因为智力水平的限制或受精神健康困扰,让他们在工作、交友和自我照顾等多方面有很多不便。他们身边通常有爱他们的家人照顾,但是当他们的家人年老体弱的时候,他们就变为无人照顾的一群。所以圣公会福音协会建立这所综合复康大楼,照顾和帮助他们康复,并务求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素,协助他们发展潜能及融入社会。

大楼以"康恩园"命名,英文名为"Providence Garden",取自以赛亚书57章19节:"我造就嘴唇的果子,愿平安康泰归与远处的人,也归与近处的人,并且我要医治他,这是耶和华说的。"中心表示盼望"康恩园"成为"一个康泰和满有恩典的乐园",帮助许许多多有需要的人得到适切的服务,能过独立自主的生活,犹如耶和华的庄稼,果硕累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务使康复者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能尽快融入社区生活,"康恩园"的建筑设计和运作处处以家为本。中心引用住客会所式设施服务的概念运作,使用大楼设施或居住在内的人士,都称为"会员",会员接受各类复康服务,就如使用屋苑会所的多元化设施一样,不觉得是在持续地接受治疗及服务"康恩园"现在有七百多名住宿会员及二百多名社区会员,由康恩园的三百多名跨专业的同工团队提供服务。

特首曾荫权在致辞中表示,"康恩园"与政府康复政策的理念相配合。政府康复政策的理念,就是不单是为残疾人士提供福利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同时亦鼓励和支持他们自力更生、贡献社会,以达到"平等机会,全面参与"的最终目标。

他亦称赞了这种以家为本的理念。他说:"要建设一个公义仁爱的社会,关键在于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支援网络。……我很高兴见到康恩园在提供多元化的康复服务的同时,亦会发展社区关怀服务网络,促进园友家属和地区人士对园友的关怀和支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