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苏牧师谈中国基督教"由边缘入主流"

过千年历史累积 福音在中国已经全面传开

刘同苏牧师谈中国基督教「由边缘入主流」
刘同苏牧师谈中国基督教「由边缘入主流」
基督教信仰进入中国已千年,为何到近现代才开始普及?基督教文化是否只能停留在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刘同苏牧师前晚在"重生的神州"布道会中向听众分享。(图:基督新报)
基督教信仰进入中国已千年,为何到近现代才开始普及?基督教文化是否只能停留在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刘同苏牧师前晚在"重生的神州"布道会中向听众分享。

刘牧师首先指出,一个信仰不是靠著智慧理念就可以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而是看他在社会中的生命力,是通过历史积累的能量来完成这个撼动的时刻。现在,基督教信仰在中国已积累了1000年。

刘牧师指出,基督教信仰进入中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唐、元、明三个时期,进入了但其实没有进入;第二个阶段是十九世纪中期到上个世纪,进入了中国,但是处在中国文化边缘。

在唐、元、明时期,为什么不能进入主流呢?当时的宣教士看到当时中国的皇帝君主制度后,想通过皇帝将信仰带入中国。他们成功了,在向唐太宗布道的第二天,京城里就开始给他们建教堂,社会名流开始信基督教,但是福音并没有进入中国,武宗变法之时,3000名"洋和尚"全部"还俗",景教被连根拔起。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当时的教会仍然是洋人的教会,三个朝代的教会都没有出现过中国人当领袖。

到了1860年,戴德生牧师等一批欧洲传教士将布道对象从知识分子转到老百姓。"内地会"不是地理概念,是一个文化概念,他们不在沿海,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传福音给老百姓。

当王明道,倪柝声这些本土教会领袖在20世纪兴起时,距离这些欧洲传教士正好是一代。景教在中国106年都没有传到一个本土领导人。虽然20世纪中期的宗教逼迫比武宗变法要厉害得多,但是信仰没有被铲除?因为那时候的信仰已经进入了百姓的生命。

接下来的三十年是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文化主流的前奏,一方面教会不与外国文化交往,成为靠圣经自己发展的教会;另一方面是圣灵通过苦难把教会炼净,让经过十字架的教会在进入主流社会以后不会迷失。

刘牧师表示,一个信仰要进入主流文化,不是智慧的竞争,而是历史的积累,有千年的见证。

我们怎么知道进入中国的主流文化呢?第一个标志是福音运动从以农村为中心到以城市为中心,北京、温州、上海和东北城市的福音都正在兴旺,北京代表的是文化人,温州代表的是私人企业家,上海代表个人参加,东北城市则是大型企业工人代表,这四个正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这四个城市教会的兴起,代表著神要得著中国。

第二个标志是福音进入每个阶层,刘牧师指出,所谓的主流文化是阶层的大多数,现在福音进入到每一个阶层,连共产党干部家人也信主,温州很多私人企业家信主,可见福音在中国已经全面传开。

刘牧师第一晚讲述「重生的神州──从没落到中兴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