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希真牧师谈救恩:因信称义与因信成义

麦希真牧师谈救恩:因信称义与因信成义
麦希真牧师日前在纽约带领培灵会时澄清"因信称义"与"因信成义"才构成完整的救恩。(图:本报记者)
一些基督徒把"因信称义"等同于救恩,但华人教界德高望重的牧者、世界华福荣誉主席麦希真牧师日前在纽约带领培灵会时澄清"因信称义"与"因信成义"才构成完整的救恩。

麦希真牧师在纽约中宣会播恩堂宣讲培灵信息"完全献上的根源"时,根据《罗马书》第三至八章将耶稣的救恩分成两个阶段:"因信称义"与"因信成义"。

麦牧师指出,把"因信称义"等同于救恩的说法是一种误解,其实"因信成义"是"因信称义"的延续,它们是构成救恩的同等重要的两个部分。

之后,他分别对"因信称义"与"因信成义"作出了诠释,并用形象的比喻手法理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因信称义"(罗3至5章)的定义就是罪人因信靠耶稣基督而被神算作是义人。麦牧师解释说,"因信称义"中的"义人"并非是真正的义人,只是被称作是义人。

麦牧师把"因信称义"里的义人比喻成属灵的婴孩,"婴孩刚出生时就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婴孩还不是成熟的人,他(她)不会走、跑、跳、读书、工作……所以,婴孩和成年人虽然都是人,但他们仍有很大的区别。"

相比之下,"因信成义"(罗6至8章)就是罪人因信耶稣基督最后成长为一个真正完全的"义人"。麦牧师强调"因信成义"中的"义人"已不再是属灵的婴孩,而是变成属灵的成人,是真真正正的"义人"。

一个健康的婴孩会逐渐长大成人。同理,一个真正蒙恩得救的人,会经历从"因信称义"至"因信成义"的过程。倘若信徒的信仰只停留在"因信称义"的阶段,那么他(她)的生命是稚嫩的,亦难在教会以及社区发挥属灵的影响力。

"总之,缺乏『因信成义』的救恩是不完整的,教会不能忽视对『因信成义』的教导。"麦牧师强调说。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