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场上抗议的人数明显减少,显然被西方寄予厚望的抗议运动将不了了之,普京将稳稳坐上总统宝座。美国的态度却是冰冷的,美国白宫虽表示愿意继续与俄国合作,但却并不按常规祝贺普京当选,奥巴马最后是与普京通了电话,但却不承认是祝贺的电话。
美国人对待普京的态度是很特别的,他们认为普京是不反对西方的,是可以争取过来的朋友。从小布什总统时代起,美国就一直在拉拢普京,小布什曾说,他看著普京的眼睛,就可以看出普京是否可以值得信任,小布什当时的国务卿莱斯是位俄国问题专家,在莱斯的帮助之下,美国的对俄关系发展很快,普京曾先后四次与布什"握手"会晤。普京在许多国家问题上都十分配合美国。不过美国一方面拉拢普京,另一方面并未放松对俄国的战略生存空间的挤压,北约东扩,颜色革命等,最后使美俄关系的发展停顿下来。
美国的俄国问题专家说过,美俄关系就象骑自行车,越慢越容易倒下,美国在普京决定参选总统后,表达出明显的反对态度,尤其是希拉里表现出明显的焦躁不安的情绪态度,希拉里甚至发出"俄选举经过肯定会被装扮"的论调,并对杜马选举制度的抨击。
美国"唯恐不乱"的对俄态度,让普京无法再一厢情愿地表达对西方的好感。相反,普京在选前发表的纲领性文章《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就俄罗斯与美、中两国的关系给了一个清晰的判断——"俄美两国伙伴关系尚未稳定","俄需要一个繁荣而稳定的中国"。
普京态度的转变,是否改变了他一贯亲西方的态度,还是一时权谋,让西方重视俄国在世界权局中的作用,而重视俄国的存在,从而为俄国谋取战略机遇,就看美国伸出橄榄枝后普京的反应了。
不过,如果俄国真的奉行"中国是风,俄国是帆"的经济战略,那么不管普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一旦中俄之间发展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贸关系,中俄的关系再坏也坏不到那去,美俄联手抗中的情况,就肯定不会出现了。
****** 作者:朱易,《国际日报》总编辑,曾任教于中国中南大学;著有《活出不平凡——现代西方十大品格典范》(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国长春藤大学校长演讲集》(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教会发展大趋势》,《重回安提阿教会》,《从为奴之家到应许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