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評析教宗功績之未圓:中梵建交、同性祝福、為受壓者發聲

牧者評析教宗功績之未圓:中梵建交、同性祝福、為受壓者發聲
俄烏戰事陰霾未散,教宗方濟各2023年8月25日赴俄羅斯向青年發表講話。(圖: 梵蒂岡臉書)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今年復活節(4月21日)清晨離世,享年88歲。基督教銘恩堂創堂牧師梁永善近日在其個人頻道「永善亂壇」中對教宗生平作出評析,肯定教宗在簡樸生活、關懷弱勢群體及推動宗教對話等方面的貢獻,但對其部分政策與立場持保留態度。

作為千年來首位非歐洲籍教宗,方濟各出身拉丁美洲,同時也是首位來自南半球、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這位服侍天主教教廷12年的宗教領袖,其政策立場引發諸多爭議。

同性戀立場引發神學爭議

首先最令福音派囑目的應算是教宗方濟各為同性戀者祝福的立場。他任內多次公開表示,同性戀者與跨性別者不應被社會排斥,強調若有同性戀者懷著善意尋求主,教會無權論斷他們。在2016年梵諦岡發佈的《愛的喜樂》(Joy of Love)文件中,更一度提及同性戀者有其「獨特的恩賜與貢獻」,甚至稱同性伴侶間的相互扶持是「值得尊敬的犧牲」,不過這些表述最終未被納入正式版本。

梁永善牧師表示,教會可以「接納」同性戀者,但不等同於「認可」同性戀行為。他認為《羅馬書》1:26-28經文表明聖經明確反對同性戀行為。「婚姻乃神聖之約,是一男一女在神面前所締結的終身盟約,這是基督信仰核心教義。」梁永善牧師直言:「同性戀行為明顯不符合聖經所啟示的神聖心意,教宗公開為此類關係祝福,實有違信仰原則。」再三表明無法接受此立場。

未為受壓迫者發聲

梁永善牧師進一步指出,教宗在一些國際事務上未有堅守公義立場,比如在俄烏戰爭問題上,方濟各從未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不義行為,反於去年3月接受瑞士媒體採訪時建議烏克蘭舉白旗與俄羅斯談判。他認為結束戰爭需要相方面談判,質疑此做法是否站在公義一方。

此外,他認為真正的宗教領袖應當站在受壓迫者一邊,歷史有不少先例:1989年波蘭團結工會運動期間,若望保祿二世堅定支持民眾反抗蘇聯;南非種族隔離時期,屠圖大主教公開為人權發聲;1986年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中,馬尼拉大主教辛海綿積極參與推翻馬可斯獨裁政權。他認為反之,教宗方濟各在一些明顯不公義的事上選擇沉默,與歷代宗教領袖捍衛正義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中梵建交政策:信與不信同負一軛?

梁永善牧師認為教宗任內最具爭議的政策莫過於推動中梵建交。中國政府一貫主張自行任命主教,不接受梵蒂岡的指派。2018年梵蒂岡與中國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承認中國當局自行任命主教的權力,他認為教宗的原意是好的,但這做法削弱了教會內部的互信。

他又認為教宗在此問題上有所妥協,為換取與中國建交的機會而犧牲宗教原則。2020年香港樞機主教陳日君專程赴羅馬,欲表達對中國宗教問題的關切而未獲教宗接見,梁永善牧師認為這也是一種讓步。他引用哥林多後書6章14至18節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原不相配,不能同負一軛」的原則,認為梵蒂岡與不信的無神論政權的合作並不相宜。

世人的紀念轉瞬即逝,唯有神的真理永恆不變

教宗離世,全球悼念。梁永善牧師引用詩篇103篇14至16節的經文:「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興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就歸無有,它的原處也不再認識它」,提醒信徒世人的紀念轉瞬即逝,唯有神的真理永恆不變,他呼籲信徒在此時刻更應回歸聖經真理,方能獲得真正的屬靈啟迪。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