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主教教区七月份发表正式声明,表示不鼓励占中,引起社会关注;而此前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港福堂吴宗文牧师更大力批评占中,"信徒犯法应逐出教会"一语惊人,引来教内外哗然。
邝保罗大主教是圣公会的领导性人物,虽以个人名义发表意见,但在圣公会未对占中作过官方的发表前,他的看法未必不反映圣公会的立场的大方向。
在《普选不是万灵丹》访问中,他表示"香港圣公会至今未有『官方立场』,是与教省的组织架构有关。"他解释:"任何以『香港圣公会』名义发表、代表整个教省立场的文件、言论,都必须经教省总议会讨论和通过。作为公民,每个人对公共议题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圣品人员、平信徒对相关议题各自有不同看法,教省不可能有一套『官方立场』去代表教会内所有人的意见。"
他又表示自己和一部分圣品与平信徒并不赞成市民藉公民抗命"占中"这模式争取2017普选。
他指促使中央同意香港推行普选的方法有很多,但视"公民抗命"是"非常时期的一种方法",不可随便使用,他说:"正如提出『占中』的学者也认为,占领中环是一种大杀伤力武器,不可以随便使用,必须到最后时刻才可使用,但我个人绝不认为,明年争取不到普选就是『最后时刻』和『非常时期』!"
他又认为很多人"过分美化民主普选的效果,令人以为这是万灵丹",觉得只要"有民主""有普选",一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他指出"世上很多推行普选的地方,他们依然有一大堆民生、政治、经济问题",认为普选不代表可以解决香港目前的困局。
他又说:"普选是希望全港市民都拥有选举权,我亦同意每个人都应该有选举的权利,但问题是,市民也有确保社会稳定、共同解决难题建立香港的义务!"
「普选并不是关乎香港生与死的议题,香港开埠百多年以来都没有普选,但一样安然度过,因为许多人都愿意努力付出建设香港。」要建设好香港「人的质素最为重要。」市民在寻求普选之余,也要发挥相应的公民素养,负起公民的建设责任与义务,不能一味批评、破坏。如果香港人只愿行使公民选举权,却一味分化、猜忌,这情况就比没有普选更加恶劣。」
今年3月份他接受《文汇报》专访时曾就"占中"作过回应:"是否所有渠道都用尽了,是否一下子就要用到最极端的行动?大家都希望2017年有普选特首,政府亦尚未开始政改咨询,是否就要用这种先发制人的做法呢?"更表示认为行动未必对争普选有帮助。
邝保罗大主教亦是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