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主教教區七月份發表正式聲明,表示不鼓勵佔中,引起社會關注;而此前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吳宗文牧師更大力批評佔中,「信徒犯法應逐出教會」一語驚人,引來教內外嘩然。
鄺保羅大主教是聖公會的領導性人物,雖以個人名義發表意見,但在聖公會未對佔中作過官方的發表前,他的看法未必不反映聖公會的立場的大方向。
在《普選不是萬靈丹》訪問中,他表示「香港聖公會至今未有『官方立場』,是與教省的組織架構有關。」他解釋:「任何以『香港聖公會』名義發表、代表整個教省立場的文件、言論,都必須經教省總議會討論和通過。作為公民,每個人對公共議題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場,聖品人員、平信徒對相關議題各自有不同看法,教省不可能有一套『官方立場』去代表教會內所有人的意見。」
他又表示自己和一部分聖品與平信徒並不讚成市民藉公民抗命「佔中」這模式爭取2017普選。
他指促使中央同意香港推行普選的方法有很多,但視「公民抗命」是「非常時期的一種方法」,不可隨便使用,他說:「正如提出『佔中』的學者也認為,佔領中環是一種大殺傷力武器,不可以隨便使用,必須到最後時刻才可使用,但我個人絕不認為,明年爭取不到普選就是『最後時刻』和『非常時期』!」
他又認為很多人「過分美化民主普選的效果,令人以為這是萬靈丹」,覺得只要「有民主」「有普選」,一切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但他指出「世上很多推行普選的地方,他們依然有一大堆民生、政治、經濟問題」,認為普選不代表可以解決香港目前的困局。
他又說:「普選是希望全港市民都擁有選舉權,我亦同意每個人都應該有選舉的權利,但問題是,市民也有確保社會穩定、共同解決難題建立香港的義務!」
「普選並不是關乎香港生與死的議題,香港開埠百多年以來都沒有普選,但一樣安然度過,因為許多人都願意努力付出建設香港。」要建設好香港「人的質素最為重要。」市民在尋求普選之餘,也要發揮相應的公民素養,負起公民的建設責任與義務,不能一味批評、破壞。如果香港人只願行使公民選舉權,卻一味分化、猜忌,這情況就比沒有普選更加惡劣。」
今年3月份他接受《文匯報》專訪時曾就「佔中」作過回應:「是否所有渠道都用盡了,是否一下子就要用到最極端的行動?大家都希望2017年有普選特首,政府亦尚未開始政改諮詢,是否就要用這種先發制人的做法呢?」更表示認為行動未必對爭普選有幫助。
鄺保羅大主教亦是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