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道重溫:
愛的三個特點
今天,我們來看看保羅所說的愛的三個特點,而題目是「愛是不嫉妒」。在教會中,嫉妒竟然是我們常見的問題,因為有些人的恩賜會令別人嫉妒。
這是普遍教會也會發現的情況,所以保羅便寫信去教會說明這些問題。嫉妒就是以別人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很想勝過他,以表示你比較優勝,也不喜歡看到別人成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因為他們想與別人競爭。
這就是我們社會的狀況。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們要優秀。這個社會差不多的人都在跟別人比較。因為從小到大也被別人比較:「你一定要比他優勝。」「你跟本比不上你的哥哥。」有些人一說到成績表時,你母親便會問:「那麼你的堂兄弟呢?」只要提到成就,總要與別人比較。
從小到大也被別人在比較的小孩子長大以後便會帶著創傷。他們無法真正感受自己的成功,因為不論他有多麼的了不起,總會有別人比他做得更好。結果這些經歷讓這些人的性格都變得嫉妒,然後成為一個不開心的人。
這樣的事情,我們的教會在聖誕節便能夠看到。有位孩子由主日學來參演話劇,有位母親問:「為什麼我的兒子比他的兒子更出色,卻選了別人的孩子為主角,為什麼呢?」我們該如何為這個和平之日來慶祝呢?就是在教會裡面比較一番。
又或者有些人到了某個聚會,在結束致謝詞中提到很多人,你作出的代價比其他人都多,但他居然沒提名謝謝你,聽到以後當然十分生氣。
又或者有別人勝過你,於是在你的心中便開始怨恨。或者在同一家公司內,別人的汽車比你的漂亮。這些的事就變成了我們心裡面憤怒的原因。有時候公司來了名新同事,但他竟然比你更要受歡迎,或者這個人的恩賜比你更加高,所以你便視他為你的競爭對手。
比較是危險的
今天我有些說話要跟家長們說,如果你的成長的家庭中,你的父母常常把你跟別人比較的話,請記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過我們由父母那裡遺傳下來的某些不好的事,是需要清除的話是相當費勁的。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偏愛某位小孩子,更不要把他們以作比較,這是危險的事。有時候,當這些小孩子在年長的時候他內心的傷痕便會爆發出來,結果令兄弟姐妹們爭吵,雖然是兄弟姐妹,可是也會在年長的時候爭吵。
嫉妒能夠催毀人的幸福。可以怎樣去解救呢?這個解救是要認識自己,以聖經的教誨會認識自己。因為我們明白聖經是如何看待我們,我們便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威脅。聖經最偉大,並關乎我們的消息就是: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在神的國度中的王子和公主。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便是重要的人物。
我們是神最愛的兒女
神不是按照我們的才幹或表現來接納我們的。也不是看我們的外表和你的身世來決定我們是否值得接納。祂之所以接納我們,是因為我們全都是祂最疼愛的兒女。約翰一書三1告訴我們:「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聖經不只告訴我們這些,聖經也告訴我們:「神以我們為樂。」另外,聖經也說:「我們要以神為樂。」我在詩篇中曾經有四次看到這樣事情。現在,我分享其中兩樣。詩篇三五27:「耶和華喜悅他的僕人平安。」。詩篇一四九4:「因為耶和華喜愛他的百姓,他要用救恩當做謙卑人的裝飾。」
西番雅書更提到一句深刻的說話:「耶和華在你們的當中,這個大能在你們的心中能夠拯救,祂在你們的中間一定是歡欣喜樂的。祂一定會大聲歡呼並歌唱來愛我們。」
「因喜樂而歡呼」這句說話有兩種說法。中文說:「喜樂而歡呼。」這是包含了歡呼和喜樂兩個元素。希伯來文中,這個字的意思是:「很亢奮的尖叫。」神大聲歡呼。有什麼值得大聲尖叫的地方嗎?不是來責罵我們的,而是因為祂快樂的叫了出來。
神如何看待我們?
1996年有個日子是我們斯里蘭卡人難以忘記的日子。我們得到板球的世界冠軍,我們全家也去看了。街道上沒有人,也沒有汽車,全部的人都留在家中欣賞這場賽事。當我們國家贏了比賽時,全斯里蘭卡也在狂叫與歡呼。
神就是這樣看待我們的。有時候父母看待他們的兒女的表演,那麼他們的表演十分出色。這位媽媽幾乎大聲叫出來:「看看的我女兒吧!」神就是這樣看待我們的。我發現這樣告訴別人並讓他們相信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他們一輩子都在被別人批評,所以不能相信神就是這樣看待我們。但事實是:神就是這樣為我們而歡喜。如果我們真的相信,這一定能夠成為我們的喜樂。
我與一名朋友一起參與委員會。他是從挪威來的一位主教。有一次,我們一起開會,他大病初癒,所以來跟我們分享他的見證。他患有心臟病,曾經接近死亡。當他被人成功搶救後,他的兒子問他:「爸爸,你在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有想過天父嗎?」他回答:「當時有否想起過天父,我實在不記得了,不過我唯一的希望,便是天父在當時能夠想起我。」其實關於我們最重要的事,不是看我們有多麼大的本領或是為了神做了多少事情,我們最了不起的事,就是讓神為我們成就了基督。是祂思念我們,是祂看待我們為祂的兒女,祂以我們為喜悅。
我曾跟太太說:「如果我比她去世以先,我希望在休息禮拜時唱這首歌,是我在主日學時所學的歌。」是這樣的:「我真歡喜,我天上的父親,祂所賜的書本裡說出祂的大愛。在聖經中,我看到了奇妙的話語。這句話語最寶貴:「耶穌愛我,我真歡喜耶穌愛我。耶穌愛我,耶穌愛我,我真歡喜耶穌愛我。」這就是關乎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神以我們為樂。所以我也只是補充一句,其實這也是我們要這樣對待的事。
所以在基督教中讚美和讚賞是重要的。神要我們讚美祂,是不是神希望有人奉承祂呢?其實讚美是會令我們與神的關係中起到喜樂的作用。當有人愛你的時候,彼此之間互動的關係,就是要確認和表達你接受這份愛。所以欣賞別人時,是一定要把話說出來的,這是十分重要的訓練。
如果保羅的書信沒有讚賞人的話,這些書信便會變得很薄。這也是雅歌的信息。雅歌告訴我們,一定要讚美我們的配偶,要從心中發出的讚美。雅歌是丈夫能夠讚美妻子,妻子也能夠讚賞丈夫。這也是基督徒應該有的生活方式,也是婚姻中要有的生活方式。基督徒是懂得表達欣賞的人。
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心中存有嫉妒,是因為他們仍未得到別人的肯定。有些人比較快樂和樂觀的、有些人比較有才幹的、有些人比較富有、有些人比較天生麗質。因為在世界中,這類人通常也是常常被捧在別人手心中的人,他們人見人愛。但神並不是以這些標準來愛我們。在整個宇宙中最重要的一位神,在祂的眼中,我們每一位也是奇妙而獨特的。很可惜,很多基督徒也不明白這樣幸福的感覺。其實走這條路並接納自己是一生到死也要做的事。
神接納我們為祂的兒女
在不同角度來說,我們如何才能夠真真正正接納自己是神的兒女?
要時刻裝載真理
第一,最重要的是要讓聖經充滿自己。我們要明白聖經是如何描述我們,我們是兒女。我們是與基督同為後嗣的。我們是祂的大使,我們不是被定罪的死囚,我們是天國神的公民……我們是可以繼續數下去的。
有一次,我們預備說哥林多後書第五章。當時我們在申請英國的簽證,簽證拿到了,可是未到英國便已經過期了。所以我便去信專員公署和大使館。我稱他為「閣下大人」。我預備了這個信息,並告訴他們:我們是基督的大使。於是,我心想:「我稱呼他是『閣下』,是因為他是英女王陛下的大使,而我則是女王之上的君王的大使。」
聖經是這樣告訴我們:「我們要把這些真理裝載進來。」裝在腦子以後要滲入心中,是一條很長的路。不過如果我們不裝載在腦子的話,時永遠不能夠滲入心中。所以我們要用聖經充滿著我們的腦袋。
有時候藉著聖詩和靈歌更能讓我們明白這些真理。音樂是心經,當我們唱歌的時候,情感也被牵動了。有時候藉著一首詩歌,聖經的真理便進入了我們的心中。有時候,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會彈琴唱歌。當然在最初之時因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唱不出來,但我希望真理能夠進入我心中,所以我便開始唱。豈料愈唱愈起勁,因為真理已經感動了我。所以神利用不同的管道讓真理進入我們的心中。
有一位從柬埔寨來的弟兄,他的國家發生了大屠殺,死了幾百萬人,他的十三位家人亦未能逃過大難,所有家人在他的面前逐一被鎗殺。此後的三個小時中,他都和家人的死屍在一起。當那些殘暴的人離開以後,他也接著離開。他立了三個願望,他一定要報這個滅門之仇;如果不報這個仇,他便出家。如果他做不到,他便永遠開柬埔寨,不再回來。
於是他到了泰國的難民營。在這裡,他聽到福音、信靠了主並有機會到加拿大。在加拿大,他真正知道自己的感覺。他患有嚴重創傷後遺症。最初他抑壓自己的情緒不去哭泣,但獨自一人時他流淚不斷,晚上亦會失眠,就算入睡了也會做惡夢,所以不能入睡。
他開始讀詩篇。他發現詩篇能夠治療他。於是,他培養了一個習慣,在每個晚上,他會讀畢詩篇32篇才去睡覺。主是牧者,一步步的令他得到醫治。終於,他認為神呼召他是回到柬埔寨。現在,他每天在柬埔寨服侍那些有相同傷痛的人。所以,聖經是能夠進入我們的內心,照亮我們的生命。
神令我們肯定自己的身份的方法,就是要聖靈的見證。羅馬八14-16:「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聖靈告訴我們,與我們的心靈互相呼應,透過我們所得到的經歷,神給我們出人意外的公認。我們經歷過這些事,聖靈便跟我們說:「看啊,天父是多麼的疼愛你啊。」
接受神對我們的幫助
你到教會的時候有很多的困惑,然後聽到一個很好的見證,接著你發現,原來這就是神安排你來聽這個信息的。現在你有很大的需要,然後有人送了一張支票給你,於是你便成功了。神就是這樣一直看顧我們。我們能夠透過這一切去感受我們確實是神的兒女。
當然我們需要選擇去接受這一種肯定,還是拒絕接受呢?有些人,就算神給他很多的肯定,他也是拒絕接受的。寧願看到自己人生的困惑,寧願擁抱一些會令自己不快樂的事。例如他被人打了,神已經給予他很多的幫助,但他拒絕接受幫助。雖然有別人欺負他,但在此後,神也給予他很多幫助,但他總是只記著令自己不快樂的事,繼續生氣。
很不幸,就是這一種的憤怒,令我們失去了基督所給予我們的豐盛。容許神與你對話吧,然後接受這個信息,接著聽清楚祂的含義吧。原來祂是很疼愛我們的,祂給予我們許多的恩賜。這就是第二個方法。
與神同在
第三個方法就是與神同在。當我們天天去朝見神,神的力量便會降在我們的身上。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神是個全能者,由於祂是全能者,而我們是祂的子民,所以祂每一樣的大能一定能夠影響到我們。詩三四5:「凡仰望他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因為我們與人比較,所以面目無光。他比的優勝,我沒有作為。當你仰望主耶穌,當你仰望神,我們便面上放光,我們不需要再自卑,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神的子女。我們真的很需要用時間來朝見神。
有一位演員有很多的子女,多得連我也不記得是十三個還是十五個。但他有一位很好的鄰居。鄰居有時會幫他的忙,他問:「為什麼你有這麼多個小孩子還能這麼優悠自在呢?」她的有一條大圍裙,並回答說:「你看到那個大圍裙嗎?」那些孩子知道媽媽坐在角落時候會把圍裙圍繞著自己的頭在祈禱。這個家中有一個規則,這個母親祈禱的時候,大家也要安靜下來。所以當這個女士很大壓力時,她便坐下來,以圍裙把頭給圍著。這就是從神中得到的力量。其實我們是與宇宙的創造者同在。
申命記三十三27:「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在美國讀神學的時候,我敬仰的一位教授,他來到了神學院講道。不過無論他到那裡去,我們都會跟隨他,希望聽到他講道。有次的答問時間中,答問以後,他前來找我。他問我:「我曾經見過面嗎?」他曾到過斯里蘭卡,亦見過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便對他說:「我的兒子就讀於美國的神學院。」所以我回答他說:「你應該是不認識我,但可能你曾見過我的父母親。」他知道以後,便希望擁抱我。
我差不多幾天都沒有洗澡——我景仰的這位傳道竟然擁抱我!然後我們想想:「與主耶穌相比,他是誰呢?」我們竟然有這個福分能夠每天朝見神。如果我們不花時間去朝見神,便會去找別的東西去建立自己的重要性,身分或是安全感。我們希望聰明一點,然後我們的個性便變得很會嫉妒。或者我們會很忙碌,然後渾身難受,忙碌得連我們自己也不敢停下。因為一旦停下了,便發覺自己一無是處,於是我們不喜歡單獨一人,所以便拚命地工作。於是有空閒的時間,便會坐到電視機面前,生活在幻想世界中。
有個不可一世的哲學家曾經說過:「我們有很多問題,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懂得在房間中獨處。」他的意思是我們經常都會心緒不寧。所以我們很忙碌,以致我們不用面對沒有神的時候,原來是很空虛的。我們專心去工作,我們很害怕房間中獨處,靜靜地等待神。因為祂會令我們看見自己的空虛。有些人不能失去工作,因為沒有工作,便沒有身份。他也不喜歡讓別人走,因為不喜歡讓他們走。
有的人經歷過一些很尷尬的情況,因為他已經事奉了很多年,亦做得很好,他應該退休,但他堅決不願意。人人千方百計希望他去旅行,或是照顧孫兒,但他也不肯。但他的身分是靠他事奉別人,其實我們的身分是特殊的。所以,當我們跟這些人在一起時,我們便有安全感。其實這種事情,當你面對很多困難的時候要這樣做。有時我們忙碌得忘記祈禱。我們要抽時間出來,靜靜地祈禱。這樣的們便會有力量去面對困難。
很多年前,我出席一個國際董事會,他們的一個董事會只有一名青年人,那個便是我。那個時候,有人捐獻了一百萬。這位捐獻者來探訪我們的董事會。他們計劃如何在中國內使用這筆錢。我就不了解這是不是中國人需要的東西,所以我便開始提問。這位捐獻的人捐獻了一百萬,這個來自亞洲的年青人便問這些尷尬的問題。當我們休息喝咖啡的時候,他跑到我的房間,跪下,跟主說:「至少主能夠明白我得說話。」
你明白我說什麼嗎?當沒有人聆聽我們時,我們可以靜靜地跟神對話。不要忘記,我們朝見的是全能的上帝。永恆的主是我們的避難所。在我們的下面的,支撐我們的是永久的王者。所以在神的面前,就可以重拾我們的安全感和身分。
確認工作,得著身分
第四,透過主,確認我們的工作,得著我們的身分。聖經很清晰地告訴我們,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就是說這個恩賜,到底神是如何恩賜我們呢?未曾賜下這些恩賜之前。保羅是這樣說的:「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這個「量度」意思是,神為著我們每人都曾思前後想所訂做的。
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這就是神分派祝福給每人的職事。這也是基督徒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個環節。我們每人也有事能夠為神而做。哥林多前書十二章告訴我們,我們各人都是同等重要。有些人看上去比較重要,但神不是這樣想的,在祂心中,我們每人都是同等重要。
有一個古老希臘的預言是這樣說,手、腳、口在聊天,他們在聊天。他們說:「你知道嗎?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們做的。」腳去拿食物,手下廚,口負責進食。他們把食物都裝載在胃中,他們認為胃一無是處。所以決定不要把食物放進胃裡去,幾天後,腳便發現他再走不動了,手軟無力。終於明白胃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千萬不要讓別人看不起你。不過就算別人如何看不起你,你也不要相信他們。
我小時候的性格是十分害羞的。我的兄弟中,哥哥讀書很聰明,弟弟運動很出色,而我則是平平無奇。後來連我的爸爸也以為家裡最出色的孩子一定不會是我。所以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很強烈的自卑感。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經常不開心覺得,真的很慚愧。十四歲,我信靠了神。當我奉獻以後,發現神希望我成為傳道人。有兩年的時間,我沒有跟別人說過這些事,連家人也沒有提及過。因為要給他們知道我這個不擅口令的人要在講臺上講道一定會笑話我的。但我真的很想講道,所以在我十五、十六歲的時候我每個星期都會寫一篇講章。
我有個朋友,在他的城市中沒有教會,所以我每個星期把講章寄給我這個朋友,但我想講道的念頭很大,我可以在晚上沒人時可以大聲說。漸漸大家也相信我是有能力傳道的。但因為藉著這份恩典,令我明白成為別人的兒女是怎樣一回事。我發現神原來很看重我。所以,在座各位教會的領袖子。你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幫助別人。
你時常會問一個問題:「這個人能為主做什麼事呢?」亦形成一種氣氛讓大家覺得自己能夠為神做事。這樣便可以了,還有什麼問題嗎?如果你是基督徒的話,而你們做主希望你做的事,那麼教會當然亦有缺失的地方,因為沒了你的那一份。在教會中要彰顯神全部的榮耀是缺少了一些事情。在座的每一位,在神偉大的計劃中,亦佔有一席位。不要再說自己是不重要的。
有一個英國樂團的指揮。綵排時,這個樂章總是有一個位置比較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是一個綵排。在綵排時,負責吹短笛的人,他可能以為沒有人希望聽他吹笛。突然間,那個指揮說:「停!短笛在那裡?」他以為他不重要,指揮是指揮整個樂團,所以他知道缺少了誰人。我們每一個人在神的樂團也是重要的。
在神的群體中認識自己
第五樣,我們是藉著神所賜給我們的群體來認識自己的身分。
在一個社會中,大家相互競爭,很多時候受到排擠。他們進入教會,教會接納他們,然後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外面習慣了被人排擠,所以就算進入教會中亦不敢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神賜給他們,他也以為神是不接納的。最後,他們發現這個群體是接納他的。或者在這個群體中,他找到了屬靈的父親和母親。
神提醒你你真的可以成為屬靈的父親和母親。今天教會很需要一種人,成熟的基督徒應該帶領年幼的基督徒。雖然這是需要花點時間,但天國增長是需要這樣的人。屬靈的父母是關心人,分享每一位屬靈團契的人,或者接受你是一個正常的人或是平等的人。漸漸地你也會發現你也是一個被接納的人。透過人的接納,人能感覺到是被神接納。這個群體開始察覺到神給予人的恩賜。
你看保羅和提摩太之間的關係是多麼的美好,保羅平日也常鼓勵提摩太:「主的恩賜你是不能忽略的。」提前一18,保羅囑咐提摩太:「我兒提摩太啊,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托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保羅是抱著雄心大志的眼光來看待提摩太,因為曾經有預言是說他是做大事的人。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你如何幫助一個群體來消除嫉妒?因為我們是看好大家。腓立比書二3:「你要看別人比自己強。」要勝過嫉妒,就是要看別人比自己好,而不是看他人為我們的威脅,而是真的認為別人比自己好。
羅馬書十二10說過:「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就是恭敬人,要彼此謙讓或是尊重別人。但在尊重別人方面,你可以與別人比賽。你尊重我,我也要更加尊重你。羅馬書十二17:「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這樣就可以開始祈求神的福氣降臨在那個人身上,然後,你便可以不用再嫉妒。別人成功,也成了你的成功,因為你也會很想看到。
英國有一名年輕的傳道人,他當時為神使用。有一次他要與另一位資深的傳道人傳道負責整天的聚會,輪流來講道。第一個上臺的是年輕的傳道人,當時很多人來聽講。另一個資深的傳道人也是很多人聽講。第二天早上,由資深的傳道人首先講道,現場來了很多人。年輕的傳道人傳道時人數減少了。第三個早上,年輕的傳道人首先講道,這次並不是這麼多人前來聽,但相反資深的傳道人傳道時卻有很多人來聽。
年輕的傳道人很不開心,他向神投訴,因為他覺得很沒面子。神便問他:「你覺得我們的團隊中,有位很像資深的傳道人的人不好嗎?」他回答神:「不是,我認為很不舒服。」然後他好像聽見神跟他說:「那麼,你是希望我不要再賜福他嗎?」年輕的傳道人終於被神所感動:「主啊,寬恕我的態度。不是啊,我們的團隊有光我認為很好啊。講你繼續賜福給他。」然後他為資深的傳道人禱告。最後,他發現他滿腔熱誠地去聽資深的傳道人講道。他覺得很感恩,因為他們的團隊有這麼一位了不起的人。
呼召
我們可以靜思己過,不過重要的就是我們明白我們是誰。我們是神的兒女。不要讓撒旦再說半句說話,因為牠所有說的都是假的。當我們嫉妒的時候,我們便會失去神的恩賜。所以我們要回頭,求祂赦免。而聖經說告訴我們,祂會再次接納我們並恢復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能再次享受作為神兒女的福氣。今天,我們要各自的反省。你今天還在嫉妒某人嗎?或者說是自己的道兄弟姐妹。求主寬恕你。
或者你還未感受到成為神的兒女是怎樣的一回事,不過有方法。就想想我剛才所說的五樣事情吧。親近神,讓聖靈跟你說話。當聖靈跟你說話時,你要虛心地接受,要用時間親近神。找出自己的角色,在主的群體裡面有你的一席位。你要常問自己:「我應該要做些什麼?」
然後,我想發出一個挑戰,你知道我們每晚也派發表格,假如你也願意,我很想你寫幾句說話給你的牧師:「牧師啊,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恩賜,你能幫助的嗎?」或者我覺得我的恩賜是這樣的,可以在教會中運用出來。或者說,我很想有些新的方式來服侍,你能幫助我嗎?記得嗎?我說過我們每一個人也有獨特的恩賜。所以,我很想你們每人寫一張字條給你們的牧師,關於這個恩賜的問題。
讓我們來問問自己,主在今晚告訴我們什麼說話。讓我們祈禱吧:
禱告
主,我們真的是很愚昧,因為不聆聽你的聲音,不願意聆聽你肯定我們是祢的兒女的聲音。求祢開我們的耳,讓我們聽清楚,讓我們擁有祢希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幫助祢,在這個世上成為祢的僕人。奉主耶穌之名,阿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