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达心勉毕业生:让先知的热情燃烧自己

余达心勉毕业生:让先知的热情燃烧自己
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余达心博士。 (图: 本报记者)
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余达心牧师20日在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三十七届毕业典礼上受邀证道,勉励新一届神国新力军。

余达心院长,提到自己早年在外留学,初闻华神之名,便常为华神与中神两校间的合作,恳切代求。他引耶利米书20章7-11节经文勉励毕业同学常存心中火热,以至终能为主发光、烧尽。

余达心牧师分享在其27年的事奉生涯中有一段很重要的经文,每每在他陷入低潮、快要放弃时激励著他,就是耶利米书20章所言"耶和华啊,你曾劝导我,我也听了你的劝导。你比我有力量,且胜了我。我终日成为笑话,人人都戏弄我。…我若说:我不再提耶和华,也不再奉他的名讲论,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著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

余达心表示刚毕业时,他也如在座许多人心中踌躇满志,预备要为神的国大干一场。然而27年过去了,期间有多少眼泪、多少夜晚为了教会不能成眠,看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又有多少担心。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传道人可以充满热情、不倦地继续向前奔跑?

余达心说:"当我越事奉就越清楚,我这事奉的人在神面前是没有选择的,祂吩咐我往哪里去,我就要去;吩咐我说什么话,我就要说,无论听的人是何反应。"

在这诠释混乱、无神主义大起的时代,道德、家庭、性观念被重新定义,教会往往不自觉也被世俗掳去,不爱听真理、不喜欢读圣经的基督徒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坚守神托付的人,有时是否如耶利米般陷到很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耶利米先知可谓为神受尽凌辱,但对其来说最大的困扰不是来自朋友的唾弃、敌人的威吓,而是神似乎没有出手帮忙,在他的事奉中有种孤单的感觉,好像神不在。"余达心分享,这样孤单的感觉有时也在他心里,所以不免有埋怨、疲惫。

但当看到这世代人身陷罪中的痛苦,余达心说"当我们宣讲的时候痛苦,闭口不言却更痛苦。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著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

"作为一个传道人如果没有这样先知的热情(Prophetic Passion),可能就很闷了;唯有充满这样的热情,使我们能够吃苦、开荒中仍能为主火热。"余达心勉励毕业同学,相信你们已有这火,但让这火在你们心中继续燃烧,直到你们整个人为主烧尽。 中华福音神学院第三十七届毕业典礼20日下午假台北怀恩堂举行,在诗歌《荣耀归于真神》的颂赞中,众人齐见证192位神国新军学有所成,同时祝福他们前去的脚步,蒙主引导、常有主恩。

今届除校本部66位毕业生外,海内外延伸制有126位弟兄姊妹完成课程,其中高龄83岁的万凤云妈妈向学不倦的精神赢得全场鼓励。而针对职场人士所开办之香港但以理学院今年有55名同学结业,当日也有十多名代表来台领取证书。

在校生、毕业生分别献诗及分享感言后,由华神院长赖建国主持差派礼,在会众与师长祈祷并诗歌《差我》声中,同学们再次确认起初心志,"愿为主合用器皿,使人因我得闻福音信息。"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