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第六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25 於10月1日在聖方濟各大學舉行。今年以「迷失在粉紅泡泡之中」為主題,回應當代社會對性與婚姻的迷思。
活動以18以35歲年青信徒為對象,吸引了不少學生、年輕情侶、家長和團契導師等參加。活動全日舉行,參加者接近200人,超過一半參加者是35歲或以下。
記者親身到現場參觀,峰會與傳統學術研討會的嚴肅格局截然不同。整個場館經過精心佈置,大堂擺放著寫著「迷失在粉紅泡泡之中」的粉紅色大氣球,喻意以浪漫包裝的虛假愛情承諾易令人迷失。兩旁設有沙灘椅,地上鋪著人工綠色草皮,滿地都是粉紅氣球,吸引不少年青人打卡。只要參加其中兩個活動就可以獲得粉紅棉花糖,不少參加者樂在其中。
會場佈置了「粉紅通道生命故事」,在長廊展出一幅幅海報,講述當事人的故事,包括婚前性行為、未婚懷孕的衝擊、婚後夫婦面對的難題、父親角色危機以及性小眾的自述等。
刺破氣球 拆開性倫理的種種虛幻謊言
負責今次整個會場設計的「活伙」創辦人李晶傳道指出,為切合年輕人,活動特別著重信仰價值的傳遞多於理論講解。他坦言基督徒對以文化演繹信仰價值觀比較弱,盼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讓人體會基督教性倫理觀。
開幕儀式上,來自多個合辦機構的嘉賓們將粉紅氣球刺破,寓意擊碎一切社會上性倫理的種種虛幻謊言。
籌委之一、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執行秘書賴煜清表示,峰會旨在以基督信仰真理,為年輕人在粉紅泡泡世界中尋找出路。因此整體設計突顯連貫性:參與者先行走於佈滿粉紅氣球的會場,象徵沉浸於虛幻價值;再進入主題房間認識基督教觀點,並透過生命故事長廊、解說會深化思考,最後爆破氣球取出個案卡片帶回反思。他期望參與者破解迷惑,以信仰真理正視性倫理。
七個體驗空間:探討不同性倫理主題
現場設有七個不同主題的體驗空間,由香港性文化學會及基督青年行 CYA、維護家庭基金、明光社、喜樂生命、小小生命、 天主教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新造的人協會提供。
主題包括「虛擬泡泡」探討在網絡社交中能否尋獲真愛、「生命泡泡」發掘人的內在生命價值、「浪漫泡泡」直面婚姻中的種種挑戰、「冰晶泡泡」反思人工受孕涉及的倫理問題、「超人泡泡」重新審視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彩虹泡泡」理解性小眾群體面臨的現實處境及「慾望泡泡」辨識婚前性與親密關係中的試探。
每個體驗空間都各有特色,例如「浪漫泡泡」為反思婚姻關係的挑戰,先播放一段影片,再讓參加者透過互動遊戲模擬如何處理夫婦衝突情境,例如遇爭吵時選擇持續對話,或選擇離場,從中討論不同處理方式的選擇和感受。記者觀察到參加者都非常投入認真討論,活動能達到將理論處境化、深化對婚姻關係的思考的效果。
在「冰晶泡泡」體驗空間中,參與者透過微電影反思人類能否完全掌控生命。機構同工分享人工受孕的正反論據,並引導參加者討論,帶出生命倫理思考,例如生育技術雖幫助不孕婦女實現願望,但可能導致受精胚胎被遺棄,從信仰角度討論「生命主權屬人還是屬神?」等話題。青年人都積極表達意見,氣氛熱烈。
真人圖書館環節中,由離婚男士、危機懷孕的過來人、經歷同居與墮胎者,以及從事鳳姐事工的負責人,親身講述他們的故事。記者參與了微光事工環節,負責人陳姬蘭分享香港性工作者真實處境,拆解外界對她們的刻板印象。一些參加者即場提問,與講員互動對答。
會場亦設有「樹窿分享」輔導室,為預約的參加者提供一對一的傾談空間,參加者可依意願選擇男性或女性牧師,在隱私受保障的環境中盡情傾訴心聲,此活動備受參與者歡迎,今年名額亦早已爆滿。
青年參加者:大有啟發 非常值得參加
參加者表示這次性倫理峰會讓他們得到不少啟發,認為非常值得參加。來自宣道會華基堂的中學生Sherine表示參加了「浪漫泡泡」讓她認識到婚姻中的迷思:「雖然未去結婚階段,但參加了浪漫泡泡了解婚後怎樣溝通維繫婚姻關係。希望更深認識和廣闊思考,給自己有初步的了解。」
同學Joyce參加「冰晶泡泡」觀賞了探討人工受孕的微電影,對議題相當感興趣。她對選擇一個胚胎而殺掉另一個感到震撼,她說:「學校也有討論是否應該支持體外受孕,但出發點不同,老師用不同地方的報導講述不同地方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偏重於法律的觀點,而這次活動則讓我從價值觀的角度來看待如何選擇。」
此次峰會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香港性文化學會、維護家庭基金、明光社、喜樂生命、小小生命及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共同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