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会需突破文化束缚 向长远纵深发展

因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北美华人教会的发展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或束缚。 美国匹兹堡华人教会中文部李仁洁牧师在华福《今日华人教会》期刊中发表文章《当华人文化遇到美国文化》,从文化认知的停顿、兼具信仰与社交功能、"教区传福音"模式三方面探讨了北美华人教会受到的文化影响或束缚,鼓励华人教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求长远纵深发展的道路。 文化认知的停顿 李牧师在文中提到,新搬到北美的华人基督徒都会感到北美华人教会的敬拜方式甚至比故乡教会保守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北美华人移民文化认知的停顿。 文章分析道,华人第一代移民一方面不再受到母国文化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因此教会敬拜方式停滞不前,相对保守。 李牧师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教会的长远发展,因为第二代华人基督徒的敬拜方式在传统华人教会得不到认可和接纳,教会缺乏新鲜力量,会变得日渐衰微。 兼具信仰与社交功能 李牧师继续分析道,很多北美华人进教会或许是出于找到文化认同和归宿感的地方,因此华人教会往往兼具信仰和社交功能。 这一特色带来的问题是,教会容易落入同乡会、俱乐部的陷阱,忽略了对会友内在生命的栽培。以至于很多信徒在美自由的环境中热心参与教会,而回到真正考验信仰的环境则往往站立不住。 "教区传福音"模式 李牧师分析了制约华人教会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近年来华人教会逐渐采用各种社区活动来吸引人来教会,容易产生很多"文化基督徒"(Cultural Christian)。 比如,华人教会在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效仿社会文化举办活动,吸引很多青少年和儿童,继而他们的父母也会跟著来教会。这些青少年和儿童若得不到更深更坚固的信仰的栽培和操练,一旦离开家上大学,就会离开教会,流失信仰。 李牧师曾在台湾,后在美国事奉,由此作出以上观察心得。他盼望华人教会保持对文化变迁的敏锐度,同时谨防向社会文化妥协,从而带领教会更大发展。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