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Sir:盼人月兩團圓 編輯室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上午6:55 中秋節本來是一個很開心的日子,每人都希望可以人月兩團圓,但至少有一個家庭由今年開始,不能再齊齊整整的一家共聚賞月,團圓永遠變成空想。因為她走了,留下爸爸媽媽和兩個哥哥。 十年前,她還是一名中學生,活潑、健談,同級學生的課室在同一樓層,小息時,見到每一個課室都有她的朋友,她不斷要和她的好友寒喧。因為成績不算太好,顧家的她畢業後很快出來工作幫補家計。她畢業後,與我聯絡亦不多。再見她時,是一次在巴士上層見到她和男友坐在一起。再聽到有關她的消息,是今年八月二十一日的晚上,電話傳來一個短訊:「呂sir,Cindy的病很嚴重,看看你可以怎樣幫幫她及她的家庭?今天有看某某報章的頭版嗎?」收到短訊後,立時買了那份報章,摺起來的頭版的上半截是她可愛、標緻的面孔,一眼便可以認出她來,一打開再看到下半截的報道,不禁慨嘆一聲,她的面容已被癌魔吞噬得兩頰已經清楚見骨、用「皮黃骨瘦」來形容絕不誇張,因為十一次的化療後,她要靠掛在床邊的假髮來挽回一點自信。 看了報道後,立刻致電一位舊生商量怎樣可以幫助她,看到她影了那麼多靚相,而她的病又可能是一次醫療失誤,故我建議她可以把她的相片和記憶結集成書,一來可以留下美好回憶;二來可以替她籌點醫藥費。大家都認為是一個好建議,故我開始著他們分工,有些人負責訪問、有些負責把訪問變成文字等。誰知小組還未開第一次會議,兩天後,再收到短訊:「Cindy很危急了,醫生說應是這一天的事情。呂sir,你會去醫院探她嗎?我們都已在醫院。」 換過衣服,到了醫院,在走廊的盡頭,已看到超過二十位舊生、她的親友坐著,我跟一些舊生打過招呼後,直入她的病房,她不斷很用力的透氣,不能說話,我跟她說:「呂sir來了!」她有一點反應。在旁很多人亦甚哀傷,臨走時我為她禱告,交託此事給上帝,希望天使會安慰每一個人。走時著他們有進一步消息要立刻通知我。兩天後的晚上九時三十分,收到訊息:「Cindy走了。我們正趕去醫院。」我立刻換衣服,趕到醫院,甫出電梯已聽到哭聲,她的媽媽哭得最厲害。我進到病房,她已經走了,像安睡在床上。我陪伴著因照顧她而辭掉工作的大哥哥,跟他一起聽著護士教他怎樣處理遺體的安排。因怕她的家人不知就裏,便打了好幾個電話詢問有關白事的專業意見,安排人協助辦理身後事。 她生前不捨得很多人,仍有很多未完的夢想,亦因未有好好儲蓄和購買保險,累家人因她的醫療費而欠下五十多萬的債,但人畢竟已經走了,更重要是活著的我們。我們有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嗎?有好好珍惜健在的親人嗎?若你今晚還打算加班,或正盤算只與友人歡度佳節而不回家與家人一起吃晚飯,奉勸大家再考慮清楚,多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間,應一個真正人月兩團圓的中秋節吧!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分享